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只能建立起对崇高安拉的绝对信仰,毫不犹豫地为主道而奋斗。在任何灾难、任何暴虐面前,都要主动争取改变不好与不利的情况,崇高安拉绝不辜负努力奋斗的人,总要给其物质或精神的机缘。穆斯林们反复诵念的“我们唯独崇拜你,并只求你祐助。”(《古兰》1:3,4)就最概括地阐明,决不允许正反两方面的任何一方玷污这纯洁的信仰。许多人把个人希望寄托在任何救世主,任何先贤圣哲,或者明君贤相等都是愚昧的表现。那些他们忘记了,一切都是由崇高安拉掌握着,渺小的人类在接受考验时,只应坚定地相信崇高安拉具有改变一切的能力。自己要充分利用生命的潜力,纠正思想和行动上的错误,坚守主道。无论他处在多么卑下的地位,直接礼拜崇高安拉,唯独依靠崇高安拉的资格,是不容剥夺的。
有时崇高安拉的救助是藉某种情况或是某个人的机缘来实现,我们应该感谢直接帮助的人,但更应该感激无所不在的崇高安拉,是他意欲如此。所以在伊斯兰里,一个人得救与否,首先要取决于他个人是否追求得救,以获取正道。崇高安拉对每一个被造物都是宽厚的,爱怜的。也可以说,伊斯兰第一次把人类从种种愚昧中解救出来。人类从此不再拜倒在偶像和其他同类的人或物前。他们平等地站在崇高安拉面前,依靠崇高安拉的慈惠,根据个人的努力大小,分别得到今生和来世的报酬。他们不但在思想上、行动上,不举伴于崇高安拉,也不崇拜任何除崇高安拉以外的物和人,包括中国儒家们所宣扬的伦理道德观念。
经过伊斯兰信仰的检验,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有相当部分是不符合穆斯林人生观的,如重男轻女、养儿防老、接续香火等。这些虽然曾经或仍然习惯地被人们当做一种处世的标准,但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已经逐渐并终将被排除。值得注意的是,伊斯兰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就否定了这种认识。穆斯林的人生观,是在绝对信仰崇高安拉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儿女只是崇高安拉交给人类的一项任务和考验。人类有义务把子女养育好,引导他们到正确道路上。子女如果不能走上正确道路,除他自己有一定责任外,父母也要承担教育不力的责任。作为子女,首先要感谢崇高安拉的创造,感谢父母的养育,并尽到为人子的义务。父母则无权把子女看作是私有财产,也不应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因为,一切都是崇高安拉创造,信仰的人“唯独崇拜安拉,唯独求安拉救助。”每个人都尽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个人追求的目标,必须与绝对信仰崇高安拉联系起来,古兰启示是人类生存的座右铭。只要把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归结到为主道而奋斗,即使多么卑下的工作,多么微小的奉献,都会有其崇高的意义。人类将免除一切忧愁和困惑。“凡追随我的引导者,将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古兰》2:38)他们在困难面前,不会畏缩气馁;遭到不幸,经受磨难,对崇高安拉的慈惠也从不绝望。在穆斯林看来,人生完全处在被考验的过程里。(参见《古兰》2:155,3:186)只要胸怀坚定的信仰,只要认清为主道奋斗的道路,生命就是充实的,就不会感到空虚,就不会有失落感。穆斯林正是要在绝对信仰崇高安拉和古兰启示的前提下,以无私无畏的出世精神,为普及崇高安拉的恩惠,为完成主命,全力作出入世的奉献。他们将经受住各种考验,毫不动摇地,把为主道和崇高安拉的喜悦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从而获得今生和来世的永久幸福。
三、伊斯兰的信仰核心(信崇高安拉)——简析六大信条(1)
信崇高安拉
在过去的伊斯兰汉文书籍中,凡是有关伊斯兰信仰和教义的阐述,大都把六大信条作为核心看待。在经堂教育中,它也是启蒙课程中必须背会的信纲。只不过会背诵的人,是按阿拉伯语原文背诵的,所以信仰安拉、天使、经典、使者、末日复生、前定,对于大部分中国穆斯林来说,对它们的探讨,也仅限于字面的意义,而且重点放在背诵上。经常背诵,成了中国穆斯林坚定信仰的标志。有的人,甚至把背诵作为自己的保护和求得赦免罪孽的一种方式。这种善良的祈望不能算错,但它是不全面的。因为信仰不能光是一种希望和寄托,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原则和对人生指导的追求。
把信仰当作是免罪的护符,这不是有理智的信仰,而是出于无知,也可说是善良的幻想。当然在古老纯朴的社会里,人们以诵念的方式感谢崇高安拉,同时也籍此提醒自己,集中思绪,认清方向,使做人处世都能沿着主命之道健康发展,它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动中求静的修养方式。随着商品社会的发展,在人类智慧增长的同时,人性之中恶的倾向也相应发展,作为信仰的人,不能不断地深化其信仰上的认识;仍然以过去那种毫无生气的方式,维护个人的传统修养,不但起不到修养的作用,反而容易造成一种假象。因为很久以来,人们已经把信仰和行为分割开来。不少有信仰的人,没有表现出对真理的极大热情的追求并坚定的去实践。恰恰相反,它已成了某些犯罪者保持心里平衡自我安慰的避风港。这就造成一种投机心理,在他们看来,等到年老体衰时,多进几次清真寺,或者作一点施舍,这不就可以用最少的投放获得来世最大的效益吗?这纯粹自欺欺人。
他们不懂得,伊斯兰信仰不仅在于理论上是无懈可击的真理,更重要的是,它是人生的最高指导原则,它是创造宇宙万物的主宰,启示给人类知识的总结和智慧的源泉。它的伟大和奇妙就在于历经千百年,不管自然的发展和社会的实践,无不在它指导的规律下得到印证。所以把伊斯兰孤立地看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或哲学信念,那就错了。它是人类生存的教科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生存实践的原则和指南。只有当人们把这种指导付诸实践的时候,他才有资格成为一个真正的穆斯林。
在先知时代,并不存在信仰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因为无论是古来氏上层敌对分子,还是仇视穆斯林的犹太人,一但他们承认先知的使命和他宣布的古兰启示,那么他马上就要参加与敌人的浴血奋战。因为信仰和实践是同步进行的。也就是这种同时并重的教育,时伊斯兰在短短的二十三年里,覆盖了整个阿拉伯半岛。这充分显示了崇高安拉的伟大和伊斯兰信仰的正确。每当我们重温历史时,无不为这种伟大精神所鼓舞。它反映出伊斯兰的生命力和充满活力的教育方式。也可以说,任何脱离实践地空谈伊斯兰信仰,都是与伊斯兰导背道而驰的。为此,我们有必要重温《古兰》在这个问题上的启示;
“把你们的脸转向东方和西方都不是正义。正义是信仰安拉、末日、天使、经典和先知们,以及出于爱他,把钱财给予近亲、孤儿,贫困的,旅行的、有需求的和用于奴隶,立行礼拜,完纳净施,履行他们做出的许诺,在困苦、折磨和斗争中忍耐,这些人才是敬慎的。”(《古兰》2:177)
这节古兰启示包含了伊斯兰信仰的实践的主要内容。它突出了伊斯兰信仰的核心和人生一切事业的最终目的,最后还指明人类成功的标准。如果我们只能熟练的念诵,而不知道去实践,那么,我们在实际上已经违背了崇高安拉的命令。因为无论多么熟练的念诵,都不能代替我们的行动。我们在内心诚信、口舌招认的同时,必须把我们诚信的、招认的付诸实践,否则,我们的信仰就没有什么意义,至少意义不大。伊斯兰是实践的教门,不是空谈的教门。伊斯兰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神秘修炼的法门。
在伊斯兰信仰中,信仰崇高安拉(安拉)是不容讨论和变通的原则。一个没有建立起这个信念的人,总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其实,只要认为难以理解,就已经步入了理解之门,因为这是一个实在无法想像的大问题。试想宇宙之大,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计算,迄今所观测到的宇宙中星系分布,集中在一些薄片状区的而被称作宇宙长城的最大一片宽约四亿光年,其长度约七亿光年的区域。就是我们所处的银河系,也是大约2000亿颗星球构成的直径超过10万光年的巨大星系。1990年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天文联合会的会议上,剑桥大学天文学家迈克尔欧文报告说,他们自1987年起利用在悉尼西北500公里的施密特望远镜,观察到了最遥远的类星体,距地球为130亿光年。这种大尺度的星系分布,还远非宇宙的极限。
在我们这个渺小的星球上,极少数有幸从天文望远镜中看到这些壮丽的太空景象的人,一定会想像到,人不过是这宇宙长河里面在一滴水里几百万分之一而已。我们漫长的一生,在以光年计算的宇宙中,不过一瞬。所以对诺大问题,表示难于理解,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