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主造化的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而真主下降给人类的宗教是伊斯兰﹐全面指导生活﹐因此伊斯兰对女人的地位和权利﹐有固定不变的基本原则﹐从古到今影响着全社会。 在早期﹐伊斯兰出现在人间﹐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形成﹐因为《古兰经》有许多对伊斯兰之前妇女地位的关心和指导﹐在以后的伊斯兰历史中﹐制度和法律不断完善﹐妇女的权益问题也在不断改变和进步。 因此﹐今日所看到的伊斯兰国家妇女权利和地位问题﹐是在伊斯兰精神指导下许多不同文明对待妇女问题的综合结果﹐如阿拉伯社会﹑其它皈信伊斯兰的许多民族﹐以及现代世界各国的生活价值观。
《古兰经》为妇女的地位确定了许多原则﹐保证她们的平等权益﹐但是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各国都有许多历史沿袭的传统和习惯﹐例如大家族家庭结构﹑父权思想﹑大男子主义﹑家庭成员的责任分工和家族亲属关系的价值观念。 从伊斯兰开始的新世纪﹐是一个社会重大变革的开端﹐直到如今﹐改革还将继续下去。 今日世界的信息和交流频繁﹐各种不同社会文化和传统互相沟通﹐形成了对穆斯林妇女地位影响的一个新因素。
今天所看到的穆斯林社会现象﹐同古代有很多不同﹐例如女子参与社会活动和清真寺的管理﹐行施她们的平等权力。 改革家们提出各种方案和设想﹐他们以先知穆圣时代的社会制度为依据﹐改变了在先知穆圣归真之后出清b的社会倒退现象﹐在漫长的千百年中许多地方降低妇女的社会地位﹐把她们赶回厨房﹐沉没在繁重的家务中。 今天的改革﹐从沙特阿拉伯到印度尼西亚﹐都遵照《古兰经》启示为妇女确定的各种权利﹐恢复先知穆圣赋予妇女的社会地位和责任。 学者们在研究传统习惯所造成的妇女受压迫和歧视的现状﹐追查许多历史时期和地方民族的缘由﹐例如不许可女童受教育﹑包办婚姻﹑禁止女子参加社会活动﹑清真寺不得进入等等。
今天﹐在许多国家﹐穆斯林女子的地位有显著改变﹐特别是某些被认为走在时代前哨的国家﹐如埃及﹑约旦﹑马来西亚﹑美国。 在那里﹐经常可以看到女性是伊斯兰教育的主力﹐而且她们领导《古兰经》学习班和辅导站﹐在清真寺中有她们的教学区。 在伊朗﹐有专为女子建造的清真寺﹐由女子担任领拜的阿訇和讲解经典的教师。 伊朗形成了一大批社会改良派﹐其中不乏女子社会活动家﹐她们在《古兰经》中寻章择句证明女子应当获得更多的教育和自由﹐担当更多的社会义务。 先知穆圣时代的许多著名女子在伊朗社会传播﹐成为当代女子的学习榜样﹐如先知穆圣的第一位妻子赫蒂彻﹐在他们结婚前﹐穆罕默德是她的雇工﹐美满的婚姻延续二十五年﹐对先知穆圣的崇高事业有巨大的帮助。 在先知穆圣晚年娶进的年幼妻子阿依莎﹐被历史学家们认定是最有文化修养的女中豪杰﹔她有丰富的伊斯兰知识﹐是圣训学权威﹑爱好历史﹑懂得医学﹑擅长诗词。
东方国家自古就有深刻的父权思想和大家庭建制﹐但是在穆斯林国家﹐学者们和女权家们敢于利用伊斯兰教义向社会提出挑战﹐证明男尊女卑不是伊斯兰思想﹐是社会蒙昧状态的落后意识。 穆斯林的女权运动家们﹐坚持伊斯兰原则﹐批判历代封建王朝和落后现状﹐要求恢复先知穆圣时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呈现伊斯兰本来面貌。 女权运动在伊斯兰国家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程﹐高举伊斯兰复兴的大旗﹐另辟蹊径﹐在国内掀起了改革浪潮﹐批判西方流行的腐朽文化﹐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伊斯兰国家普遍出现了改善妇女社会地位的新气象﹐文化教育和宗教学习运动把她们从固步自封的社会中解放了出来。 信仰的深入领悟﹐表现在她们的衣着变上﹐许多摩登的穆斯林女子﹐身穿西式设计的服装﹐头戴各种式样的盖头﹐追求端庄大方的气质和道德高尚的风范。 保守势力仍旧很顽固﹐但是男女隔离的领域在缩小﹐在职业领域中﹐穆斯林女性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律师﹑教授﹑科学家﹑企业家﹐已不是什么罕见的稀有动物。 戴着盖头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或国际学术会议的穆斯林妇女们﹐向人们展现她们的解放成果﹐也在向人们表白内心里的道德观念。 现代的穆斯林女性是自由的﹐她们自由地选择最喜欢的职业﹐也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代表了她们的自由意志和信仰。
现在是伊斯兰世界的变革时期﹐各地前进的步调不划一﹐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些国家对妇女投票选举还没有开禁﹐而其它许多国家妇女可以竞选国家元首和高级政府官员。 恐怕在某些国家国会中的穆斯林女议员和政府中高级官员比西方国家还要比例高﹐如伊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国﹑土耳其﹑印度尼西亚。
财产代表自由和家庭地位﹐在沙特阿拉伯银行存款70%的账户是女人﹔有61%的产业业主是妇女。 首都利雅得和国际海港城吉大﹐房地产的老板多数是女性。 但是﹐在西方人看来﹐她们是受压迫的人群﹐因为不许可她们独自驾车﹐限制某些职业不许女子涉足﹐大多数公共场所男女隔离。 距离沙特阿拉伯不远的科威特﹐是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开放型社会﹐女子许可参加任何工作﹐从2005年开始了妇女选举权﹐数名女议员通过竞选进入了国会。 在摩洛哥﹐有20%的法官是妇女﹐比美国还要多﹔埃及国会最近通过决议﹐允许女子担任法官。 在阿联酋和伊朗﹐妇女出门必须蒙外套和戴盖头﹐但是大学校园中女生比男生多﹐许多大学教授是女人﹐伊朗今年选举增加了一位女副总统。 在许多人们印象中十分保守的国家﹐那里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女子比拉丁美洲要高得多﹐例如沙特阿拉伯32%﹑伊朗52%﹑埃及34%﹑黎巴嫩37%。
某些伊斯兰国家还有很高的女子文盲率﹐她们的社会工作也受到限制﹐例如塔利班在阿富汗不许可女童进学校读书﹐但是这些现象不很光彩﹐违背伊斯兰基本精神﹐他们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改革势在必行。 以下就法律权利﹑工作权利和选举权在不同穆斯林国家的比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女子与男人同等法律权﹕沙特阿拉伯61%﹑伊朗85%﹑印度尼西亚90%﹔而土耳其﹑孟加拉国国﹑黎巴嫩男女完全平等。
女子与男人同等工作权﹕马来西亚90%﹑土耳其86%﹑埃及85%﹑沙特阿拉伯69%。
女子与男人同等选举权﹕印度尼西亚80%﹑伊朗89%﹑巴基斯坦67%﹑孟加拉国国90%﹑约旦76%﹑土耳其93%﹑沙特阿拉伯56%。
在以上三项权利比较中﹐有许多情况在西方人看来不“达标”﹐但在当地是传统习惯﹐感觉到很“正常”﹐妇女表示满意﹔也有许多情况是对妇女的保护性措施﹐例如工种限制。 父权思想是伊斯兰之前普遍存在的愚昧社会现象﹐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的历史﹐例如重男轻女和杀害女婴﹐伊斯兰所到之处都出现过改革﹐也遭受过阻力﹐或者出现历史性的停滞﹐但是按照伊斯兰的准则﹐确定为落后现象﹐现代出现了社会改革的转机。 今天的改革﹐从内部受到伊斯兰基本精神的挑战﹔从外部﹐受到世界潮流的推动。 穆斯林社会的总趋势﹐在不断发展和进步﹐许多弊病都在更改中。
(阿里编译自Muslim Women Reclaiming Their Rights by John Esposito﹔伊光编译)
上一篇:姑娘们戴盖头不是祸而是福
下一篇:姑娘们戴盖头的勇气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