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分享到:
2010-03-31 20:40:01 【来源:腾讯世博】 点击:
     •水族

云南的水族约有1.25万人,主要生活在富源县的古敢乡。或许世居水边,便有了对鱼的崇拜,于是,便有了堪称艺术品的水族木雕人头傩神像——吞口。水族是一个充满着生命活力的民族。“三月三”歌会,狮子舞、板登龙舞,令人眼花缭乱;“祭白龙”、“祭龙节”、“春牛粑”节日活动异彩纷呈,为你展现出一幅浓浓的民俗风情画卷。

吞口——水族民间手工艺品

在古敢水族村寨,许多人家正房大门的横额上常挂有一颗横眉怒目的木雕人头傩神像,水族语谓之“吞口”。吞口的总体摹状是人首、凸眼、犬耳、宽鼻、獠牙、咧嘴、伸舌、口含利剑,然后用多种颜料涂绘。水族认为,将吞口置于门上可以起到吞邪镇恶,保护家庭平安和主人康乐的作用。

•满族

满族发祥于3000多年前的中国东北地区。而今,落籍云南的满族约有1.22万人。他们主要分布在昆明、保山等地。

还珠格格——满族女子的服饰

满族女子的服饰,鲜明地表现了民族特色。在满族上层妇女的发髻上,往往要戴一顶形式“扇形”的冠,以作装饰,俗称之为“旗头”。在满族先人和后来的衣着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旗袍。满族女子不缠足,清代讲究木底绣花“旗鞋”。它的跟在鞋底中间,高达三寸多。这种鞋尤其在满族贵族女子中盛行。

•独龙族

独龙族约有5900余人,是云南省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居住在云南西北部的独龙江边。独龙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独龙族人大多会说怒语。长期以来,独龙族与怒、藏、傈僳等民族为邻,从事“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辅以渔猎和采集为生。

文面——写在脸上的历史

聚居于独龙江峡谷的独龙族,祖祖辈辈沿袭着古老的文面习俗。由于这一习俗,史书将他们称为“绣面部落”。独龙族的文面习俗,仅限于女子。有关独龙族的文面,说法不一。一说是女子步入成人期的标志;一说是为了防范外族土司或头人的掳夺,以自毁面容的消极方式免遭劫难;一说是用文面来修饰美化自己,视文面为美。现在,女子文面已逐渐减少,在一些上年岁的老年妇女中仍可见到,而年轻女子已不文面,“绣面部落”将会真正成为历史。
 

责任编辑 爱德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云南 民族风情 大全

上一篇:中国伊斯兰教教派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