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大全
分享到:
2010-03-31 20:40:01 【来源:腾讯世博】 点击:
    •蒙古族

    现在云南的蒙古族,人口约有2.81万人,主要分布在通海县新蒙乡等地。他们主要是元朝忽必烈南征云南时的蒙古军队后裔。尽管在生活、习俗及信仰方面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化,但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这个云南高原上的草原民族仍然保持着许多本民族的习俗和风情。

    谁动了我的奶酪——云南蒙古族的饮食变迁

    700年来,云南蒙古族饮食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吃奶茶乳酪,而是和当地的其他民族一样,主食大米和白面。除了饮食习俗的改变外,云南蒙古族的节日习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蒙古族传统节日“那达慕”上,舞龙、耍狮、虾灯、凤凰灯、蚌壳灯等各种民间乡土歌舞的表演,让人更多地感受到游牧民族自由奔放的生活,已被南方农耕民族的环境所改变。

•怒族

    居住于怒江两岸的怒族,现约有2.77万人。怒族没有文字,通晓傈僳语。直至20世纪50年代,怒族社会仍保留着原始公社的一些遗风……

    “反弹琵琶”和“口弦传情”——用音乐传情的怒族婚恋

    怒族男子对某一个女子有意,总是用琵琶来传情;女子听到这样的曲调,也会以口弦对答。有的怒族青年男女从恋爱到完婚都没有说过一句话,这在世界各民族的婚姻中可算是奇迹了。男弹琵琶,女吹口弦,到了音乐中约定的婚期那一天,新郎请几个最相好的朋友,背上一捆柴、一罐酒,便踏上了娶亲的幸福之旅。

•基诺族

    1979年6月6日,国务院正式将基诺族确定为中国第56个民族,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确认的最后一个单一的民族。基诺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基诺山,约有2.07万人。基诺族有语言而没有文字,以世代相传的故事、歌谣及一些传统习俗传递历史文化的信息。

耳环眼——勤劳与懒惰的标志

    在基诺山寨,耳环眼孔的大小,是基诺人勤劳与懒惰的标志。即使是男子汉也如此。一个人的耳环眼越大,就意味着他越勤劳、勇敢,越容易得到姑娘的青睐;反之,就是懒惰、懦弱,会受到姑娘的鄙视。

 •德昂族

     德昂族居住于高黎贡山和怒山山脉蜿蜒伸展的云南德宏、临沧等地,现约有人口1.78万人。德昂族酷爱饮茶,有一千多年的种茶历史,有“古老的茶农”之称。

“茶到意到”——德昂族的饮茶习俗

德昂人酷爱饮茶。茶,在德昂族的社会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功能,如果去探望久别的亲戚朋友,见面礼就是一包茶叶。若有喜庆事要邀请亲戚朋友光临,送上一小包系有红十字线的茶叶表示请柬。如果群体之间发生纠纷,某一方有过失,需求得对方谅解时,也先送一包茶叶给对方。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云南 民族风情 大全

上一篇:中国伊斯兰教教派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