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业
〔粮油作物〕普遍种值小麦、青稞、碗豆、大麦、蚕豆、洋芋、油菜、辣芥等作物,个别地方还种值胡麻、莜麦、燕麦和荞麦。
播种方法:除洋芋、蚕豆使用点播法外,其它作物一般为撒播。施肥,川水地施农家肥和草木灰,称 “上家粪”, 脑山地 就地挖山地植被,焚烧成灰后上地,称“上野灰”,
〔园艺业〕居住在贵德、化隆、民和、循化等县川水地区 的回族农民,从事农耕的同时,还经营园艺业,不少人十分擅 长这行技艺。
〔求雨〕干旱之年,有些地方的回族农民有向真主求雨的习俗。届时,阿訇率众村民到黄河边(或与当地临近的类似天池的水潭边),高声赞主赞圣,祈祷真主普降吐雾,然后在砖 头或石块上书写经文祈语(即“都哇”),边念边投入水中。人们传说,求雨者若是有“尔林”(即有学识、道行高)的人,抛 石后水中会怒浪翻滚,天上会彤云密布,一场倾盆大雨会随之而降。
〔拔草〕俗语曰:“种田不拔草,收下一抱草”, 庄家人 深知除草在田间管理中的重要性,拔草的季节一到,家家户户都要筹集入手,开始拔草。按俗,回族田间的拔草工作均由妇女承担,男人一般不参与。在拔草的日子里,往往同辈的青年 妇女手持小铲,一字排开,边拔边往前挪动,她们有时说笑逗乐,有时高唱“花儿”, 不受礼教约束,有一首“花儿”云:“不走大路走楞坎,专听个杂妹的少年。”即指此俗。
三、畜牧业
〔饲养富类〕役畜有马、骡子、驴等,俗称“头够” 、“头雇”,肉(乳)畜有牛、绵羊、山羊,家禽有鸡、鸭等。 极个别地区回民还饲养骆驼。严禁养猪,亦不从事涉及有关猪 的 一 切生产活动。
〔养马〕“骑马挎抢走天下”成为青海回族一个男子汉有本事的象征。因此,人们千方百计要养一匹走马或一头走骡,以便出门乘骑,参与节目比赛。饲养走马的家户,都形成了一套家传的饲养、驯化技术,如每逢役使,主人要以冰糖水洗刷马身,要为其饮鸡蛋清、熬茯茶等。
〔养羊〕青海回族自古从事养羊,是农民的一大副业。农村养羊户主要饲若绵羊、山羊等,为市场提供食肉、皮毛,城 镇养羊户饲养少量的肉羊或奶羊,主要解决自己的内乳需求。 一般说来,农村养羊大户以自家的羊只为一群,由自己子女或请人去附近草山放牧。养羊头数不多者,与村内数家的羊只合群,由一家负责牧放,收取适量报酬,或由各家轮流放牧。
放羊的人多半是男性青少年,俗称“挡羊娃”,他们以一 种毛线织成的“包儿” 掷石击羊,驱赶成百只左右的羊组成的羊群。
〔养牛〕为青海回族一大传统行业,遍布于我省回族聚居 的农村和城镇。所养的牛既有役用牛,也有肉牛、乳牛,品种 有编牛、黄牛、牦牛;城镇家户一般饲养乳牛。
养牛户生产的牛奶去附近街市销售,计量时用碗不用秤;用牛奶还制作奶皮、酸奶等乳制品,门源、化隆的奶皮特别有名。每逢母牛下按时挤下的初乳叫“胶奶”, 浓香可口,营养丰富,届时养牛户把新鲜的胶奶分别馈赠亲友近邻,以求奶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