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回族二十三坊
分享到:
2010-03-02 10:00:55 【来源: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政协】 点击:
 青海寺位于青海寺巷与和平南路交接处的西南侧。1868年由乌鲁木齐的青海籍回民捐资建成,原名西宁寺。1918年和1947年曾进行过两次大的维修。马呈祥到新疆后,改名为青海寺。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建筑面积925平方米。寺院分大殿、伞门楼两部分,砖木结构,具有伊斯兰特色。大殿可容500余人礼拜。现任该寺的阿訇是买文俊阿吉,现年72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老坊寺位于新市路与育才巷交接处的南侧。该寺原名陕西寺,初址在北梁。清朝同治初年要明在寺内自立“清真王”。1876年,刘锦棠将该寺查封。1877年,部分陕西回民在现址重建,沿用原名陕西寺。1906年后改名为陕西老坊寺,简称老坊寺。占地998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砖木结构。大殿可容纳200余人礼拜。

  北坊寺 坐落在人民路北面大街上,始建于1886年,占地面积2 428平方米,1944年翻建了一次。在“文革”中,该寺被乌鲁木齐市第二橡胶厂占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迁走占寺的单位。经过整修,清真寺得以恢复。大殿的廊檐向前伸出约3米,矗立着4根红色的木柱子,整个大殿为土木结构,墙根基部用青砖和石灰浆砌筑。现任该寺的阿訇是韩好学,现年56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西大寺坐落在利民巷,建于1890年。建筑设施有大殿、南北舍房、水房和阿訇住房等。有采用穿靴戴帽的土木结构的长方形大殿。2层楼式的山门,采用天方拱拜形式建筑,颇具民族特色。总面积为1765平方米,建筑面积962平方米。现任该寺的阿訇是李占奎阿吉,现年58岁,新疆米泉人。

  凤翔寺 坐落在大西门中山路,该寺始建于1884年,迄今有107年的历史,是由陕西凤翔人修建的。1989年因扩建红旗路百货商店,拆除该寺。现已修建成4层楼式砖混结构,1层为商场,2层为沐浴氢3层为阿訇讲经堂,4层为大殿。该寺总面积为759平方米。现任该寺的阿訇是麻明星阿吉,现年68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汾州寺 坐落在育才巷,该寺修建于1910年,迄今81年。在1979年大火中,清真寺大殿门窗和所有木制设施不幸全被烧毁,只剩四壁残墙。经半年时间清真寺得以全部修复。1990年因规划建设乌市小区,又将该寺拆除,现在又新修建成3层楼房式。砖混结构,1层为水房子,2层为阿訇讲经堂。现任该寺的阿訇是马彦勋,现年63岁,新疆奇台人。

  东坊寺 坐落在新市路东侧,建于1877年,占地面积3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474方米。青砖基土木结构建筑,院落整齐,建有大殿、南北耳房和高大的门楼及阿訇住宅。专门分上下两层,下边是大门,上部有一楼亭。现任该寺的阿訇是买文章阿吉,现年58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河州寺 坐落在建中路中段东侧。该寺初建于1915年,1977年被乌鲁木齐市废品收购站征购后拆除改建成家属院。后落实宗教政策,归还寺坊,将家属院拆除。1988年重建。大殿建筑面积478平方米,砖混结构,建筑式样新颖,造型优美,气势宏伟,庄严肃穆。大殿脊上耸立着闪闪发光的绿色圆顶,四角配立着四个小圆顶,银色月牙格外引人注目。现任该寺的阿訇是马俊杰阿吉,东乡族,现年62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坑坑寺 坐落在坑坑寺巷内,因地处凹坑之中,故名坑坑寺。该寺建于1883年,属哲赫林耶派。1953年进行过修整,重新修建的大殿系宫殿式大殿,周围走廊有30根红圆木支柱。殿前北侧是宽敞洁净的浴室和阿訇室,南侧是清雅的会客室。现任该寺的阿訇是马洪炳,现年80岁,新疆乌鲁木齐人。

  肃州寺 建于1877年。当时居住在乌鲁木齐的一些酒泉迁来的回族,在马德泉等人的发起下,督工修建了该寺,地址在跃进街。现有礼拜殿、沐浴室、南北耳房,寺内一切应有的建筑设施俱已齐全。现任该寺的阿訇是张德华,现年65岁,乌鲁木齐人。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三坊 回族 乌鲁木齐

上一篇:元代大批回回穆斯林入华
下一篇:回回家里三件宝,汤瓶盖碗白帽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