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以及东非、西非的传播
分享到:
2010-01-26 15:44:1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到了爪哇岛。早在14世纪下半叶,在满者伯夷的王室成员和爪哇贵族中就有人信奉伊斯兰教。在爪哇北部的沿海地区,伊斯兰教早在13世纪就开始传人。传人者先是穆斯林商人,然后是那些“乌里玛”(学者)和苏菲派人士。据说在爪哇岛传播伊斯兰教最著名的圣徒有马立克·易卜拉欣(?~1419年)等9人,在印尼民间传说中称为“九大贤哲”。伊斯兰教首先在港口城镇,进而在爪哇岛内地迅速传播开来,穆斯林的力量日益壮大,相继建立了独立的政权。其中沿海的穆斯林王国淡目势力日益强大,1478年,它征服信奉佛教的麻诺巴歇(又译麻喏巴喝)王国的相当一部分领土。到15世纪末,麻诺巴歇王国已衰落成一个小王国,在它原来的版图内,信奉了伊斯兰教的地方长官一个个宣告独立。1575年,苏托威吉约(?~1601年)统一这一地区,建立伊斯兰教马打兰王国(1582~1755年),麻诺巴歇王国的残余势力最终也被肃清。马打兰王国统治着东爪哇和中爪哇,于1639年灭亡东爪哇最东端信奉印度教的巴兰巴安。在此之前,信奉伊斯兰教的万丹王国已灭亡了西爪哇的印度教国家巴查查兰。至此,爪哇岛已基本上实现伊斯兰化。

    马鲁古群岛因盛产香料,很早以前就同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印度等地的商人建立联系,率先皈依伊斯兰教的爪哇商人和马来商人大约在1440年前后将伊斯兰教传人马鲁古群岛,随后,相继建立起干那底、帝多利、巴赞、查伊洛洛等几个小王国。加里曼丹岛西北海岸伊斯兰教的传人,主要应归功于马六甲商人。1511年,马六甲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后,不少商人移民加里曼丹,后来随着穆斯林力量的壮大,建立起了一个渤泥王国。1550年,一批来自苏门答腊巨港的乌里玛(学者)将伊斯兰教传人加里曼丹西部的苏加达纳王国,该王国原来信奉印度教,40年后,第二代国王古里·库苏玛改奉伊斯兰教,臣民信者日众。1725年,这个王国被荷兰占领。

    伊斯兰教传人苏拉威西的时间较晚。1540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该岛,13世纪伊斯兰教从周围各岛传人,历史上曾建立望加锡、布吉斯等伊斯兰教国家。

    由上可知,东南亚地区原先是佛教、印度教和原始宗教流行的地区,后来经过穆斯林商人、乌里玛(学者)等的努力,才使该地区基本实现伊斯兰化。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入,该地区相继沦为殖民地,西方基督教传教士以军事、经济实力为依托,大力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化,进行文化殖民。该地区的穆斯林为抗击侵略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胜利,建立起独立的伊斯兰国家——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第五节伊斯兰教在东非和西非的传播

    非洲大陆是一个具有极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区。北非的埃及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自不待言;北非以南的非洲大陆,黑人各族居住的广大地区,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彩的古代文明。非洲各民族建立的古代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37个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有东北非和东非的古代苏丹、埃塞俄比亚国家、坦桑尼亚的古代沿海城市;西非的古代加纳、马里和桑海王国、中非的刚果王国和南部非洲的津巴布韦王国等。而伊斯兰教的传人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非洲历史的走向。

    除了北非以外,伊斯兰教主要在东非和西非得到传播。

    早在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639~646年,穆斯林征服埃及以后,继续挥师南下,向努比亚(今苏丹)推进,651年包围努比亚首都栋古拉,但未攻克。不过伊斯兰教的信息已经传到了这里。750年,一批倭马亚人到达努比亚,在此修寺建校,大力传播伊斯兰教。马木鲁克王朝素丹拜伯尔斯执政期间(1260~1277年),于1275年,栋古拉被攻克,努比亚成为马木鲁克王朝的藩属,皇帝和臣民开始改宗伊斯兰教。以后穆斯林移民不断涌人,促使当地黑人改信伊斯兰教,15世纪时建立苏丹的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芬吉王国。

    伊斯兰教在东非的传播,最早可追溯到穆罕默德时代。早期信教的穆斯林因不堪忍受麦加古莱什贵族的迫害,于615年和617年分两批前往埃塞俄比亚避难。这两批穆斯林虽然是以避难者的身份去的,但无形中也把伊斯兰教的思想带到了这里,使埃塞俄比亚的国王和大臣们有机会了解伊斯兰教。7世纪末,倭马亚时代,一批信奉什叶派的阿曼穆斯林来到这里,在拉木群岛定居下来。8世纪时,又一批什叶派当中的栽德派穆斯林迁入,主要定居在摩加迪沙和蒙巴萨地区。950年,波斯设拉子的一位叫哈桑的王室成员率领一批穆斯林来到桑给巴尔定居。建立基尔瓦城。后来,大批穆斯林商人自北向南占据沿海港口城市摩加迪沙、布拉瓦、马林迪、蒙巴萨、基尔瓦、莫桑比克、索法拉等,伊斯兰教的影响日增。这些城市发展成为独立的自治城邦。阿拉伯穆斯林、波斯穆斯林同当地的土著居民相互交往,相互融合以后,形成了二者混血的斯瓦希里人。斯瓦希里语言使沿海各地之间有了共同的交际工具。从而形成了具有伊斯兰特色的斯瓦希里文化。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东非 西非 伊斯兰教 传播 东南亚

上一篇:民国时期——伊斯兰教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
下一篇:《古兰经》中的人物故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