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以及东非、西非的传播
分享到:
2010-01-26 15:44:17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14世纪末,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帖木儿国家14世纪期后期兴起于河中(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地区,占领中亚、波斯、阿富汗等地。东侵印度,西入小亚细亚,势力强盛。15世纪末灭亡)率大军由中亚侵入印度,一路焚掠,1398年,德里被攻陷,除工匠被掠走外,其他居民大部分被杀,财富洗劫一空。帖木儿入侵,给本已分裂的德里素丹国以严重打击,各地封建主乘机纷纷独立。图格鲁克王朝(1320~1414年)几近解体,末代素丹马哈茂德二世勉强恢复了在德里的统治,但其统治区仅限于德里附近和旁遮普地区。

    1399年,帖木儿离开德里时,留部将吉德尔汗镇守印度北部新征服区。1414年,图格鲁克末代素丹马哈茂德三世去世,吉德尔汗便自立为素丹。吉德尔汗宣称自己是穆罕默德的后裔,因而他所建立的王朝被称为赛义德王朝(1415~1451年)。

    赛义德王朝统治末期,内部争权夺利日趋激烈。1451年,驻锡尔欣德和拉合尔的总督巴赫鲁尔汗夺取王位,建立洛迪王朝(1451~1526年)。洛迪王朝统治时期,发生分裂,北部形成孟加拉、克什米尔、马尔瓦、古吉拉特等4个小邦,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乘虚而入。1526年,德里沦陷,历时300多年的德里素丹时期宣告结束。

    4.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

    莫卧儿帝国(巴布尔是帖木儿的六世孙,但他的军队并非全是蒙古人,但巴布尔为便于号召自称莫卧儿人,即蒙古人一词的变音。一般称他所建国家为莫卧儿帝国)的创建者是帖木儿的六世孙巴布尔(1482~1530年)。

    15世纪后半期,帖木儿帝国(1370~1500年)发生分裂。北方的乌兹别克人乘虚而人,于1500年占领其全部领土,帖木儿帝国灭亡。巴布尔是中亚费尔干纳小王国人,他的父亲欧麦尔·谢赫·米尔扎为该小王国国王。巴布尔在费尔干纳继承父业。1504年,他夺取喀布尔、加兹尼等城市,在此执政20余年。1525年,他越过开伯尔山口攻人印度;1526年,他打败了德里素丹易卜拉欣·罗德的军队,占领德里,建立起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

    巴布尔堪称是莫卧儿帝国的开创者,但他来不及对帝国进行治理和整顿,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1530年,他去世时年仅48岁。

    巴布尔去世后,其子胡马云继位(1530~1556年)。胡马云从他父亲手里接受了一个烂摊子。他的弟兄们在玩弄权谋,企图夺权;贵族们也在勾心斗角,跃跃一试;被征服的拉吉普特人不甘心失败,伺机造反;而威胁最大的是公开进行叛乱的阿富汗人。胡马云虽说也能干,但缺乏他父亲那样的魄力和钢铁般的意志,有人恰好利用了他的这种弱点。1532年,觊觎德里政权的马茂德·洛迪在比哈尔招募了一支阿富汗新军,侵入新生的莫卧儿帝国的东部边界,占领了贾温普尔。胡马云起兵反击,于勒克瑙附近的达德拉战役中打败马茂德及其阿富汗军队,然后又出征古吉拉特。但在他对比哈尔统治者阿富汗人希尔汗的反叛进行证讨的关键时刻,有着异心的他的弟兄们却背弃了他,胡马云孤军奋战,难免失败,他被逐出德里,与他的少数随从流落于信德。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个插曲:流亡国王胡马云遇到了谢赫(“谢赫”,阿拉伯语,本意为长老,后常指德高望重且有伊斯兰教学问的人)·阿里·阿卡巴·加米(曾任信德王的家庭教师)。加米有个美丽可爱的女儿,叫哈米德·班诺,加米看出胡马云对她产生了爱慕之心,于是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位处境艰难的国王,两人于1541年成婚,次年8月,在东信德的一座小镇阿马尔科特,哈米德·班诺生了一个儿子,他就是后来振兴莫卧儿帝国的举世闻名的阿卡巴大帝。

    后来,胡马云一路东行,来到阿富汗的坎大哈。他派人去什叶派的波斯萨法维王朝寻求避难,国王塔马斯普表示欢迎,但有个条件:胡马云必须接受什叶派的观点。处在危难中的胡马云只好答应。他受到波斯国王的厚遇。1544年,胡马云率领1.4万军队返回阿富汗,可谓东山再起,于1545年先后攻克坎大哈和喀布尔,又成了阿富汗的统治者。然后,他准备收复他的江山。他越过印度河于1555年2月攻克拉合尔,4个月后占领德里和亚格拉,恢复了他的统治。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东非 西非 伊斯兰教 传播 东南亚

上一篇:民国时期——伊斯兰教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
下一篇:《古兰经》中的人物故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