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在印度土地上的穆斯林诸王朝与伊斯兰教 1.加兹尼王朝(961~1186年) 加兹尼王朝的创始人是阿尔普特金,他原为萨曼王朝的宫廷卫士,后来被任命为呼罗珊和印度北部苏里曼山区加兹尼地方的长官。962年,他自称加兹尼国王,名义上虽承认萨曼王朝为宗主,实际上已经独立,以后发展成为占据包括阿富汗和旁遮普在内的加兹尼王朝。然而加兹尼王朝真正的奠基者是阿尔普特金的女婿苏布克提金(976~997年)。苏布克提金进行了一系列的远征,向印度北方平原扩张,打败拉合尔的军队,占领旁遮普。最后统治了北方的广大山区和辽阔平原。 苏布克提金的儿子马哈茂德(998~1030年在位)是加兹尼王朝最著名的君主,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和一位不倦的伊斯兰战士”((巴)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第265页)。1001年,他在白沙瓦附近给予旁遮普统治者以毁灭性的打击,把旁遮普地区建立为伊斯兰省,以拉合尔为省会;任命穆斯林为省长,直属加兹尼王朝管辖。此后,马哈茂德继续深入印度腹地,接连打败了许多王侯组成的联军。1026年,攻占位于阿西阿瓦尔的索那斯神庙。索那斯神庙是印度一个著名的神庙,这座神庙里的僧侣们赶忙向马哈茂德敬献财宝,请求他把偶像保留下来,可是,马哈茂德拒绝了这一要求,他说:“我要打碎偶像,我不想卖钱。((巴)赛义德·菲亚兹·马茂德:《伊斯兰教简史》第26页)”他还先后占领古吉拉特和曲女城。 在加兹尼人的努力下,伊斯兰教在印度得到进一步的传播。许多印度人看到在伊斯兰教里面,不论出身、种族,人人平等,没有等级观念和等级制度,国王和平民并肩礼拜,共同拜主,因而非常感动,非常羡慕,于是纷纷加入伊斯兰教。一些封建主怀着各种动机也信奉伊斯兰教。这些改宗的印度人与突厥人、阿富汗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融合,最终成为印度穆斯林的主体。今日在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流行的乌尔都语就是由波斯语、印度梵语以及一部分阿拉伯语融合而成的语言。 马哈茂德去世后,他的儿子们陷入内战,加兹尼王朝走向衰落。然而,此时另一支突厥穆斯林——廓尔人兴起。 2.廓尔王朝(1151~1206年) 廓尔王朝兴起于今阿富汗境内,其统治者穆罕默德·戈里从1175年开始攻人印度,占领木尔坦。接着,他向南部进军,攻占乌齐要塞和今巴基斯坦的巴哈瓦尔普地区。4年后,他在白沙瓦建立一座基地。1181年,他继续推进,在旁遮普的锡尔科特建立一座要塞。1186年,他击败了加兹尼王朝的军队,并俘虏了该王朝的末代统治者胡斯娄·沙。至此,他取代了马哈茂德家族在旁遮普的统治。 上一篇:民国时期——伊斯兰教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 相关新闻
频道总排行频道本月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