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概况
分享到:
2010-07-28 18:23:16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各国关系

   【同美国的关系】 1954年5月,巴美签订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1990年10月,美以巴坚持核发展计划为由停止了对巴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此后巴美关系冷淡。1998年5月巴核试招致美全面制裁。1999年美对巴军事政变再次予以制裁。“9·11”事件后,巴与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两国关系升温。2003年巴美关系有较大发展。穆沙拉夫总统6月访美,9月在联大期间再次会晤布什总统。之后,巴总理贾迈利接踵访美。巴方承诺将继续在反恐方面予美以充分合作。美方高度赞赏巴在国际反恐斗争中的作用,并宣布自2009年起在5年内向巴提供30亿美元的军事和经济援助。
 
  【同印度的关系】 巴印两国历史积怨甚深,克什米尔问题是两国的核心问题。印巴于1947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战争。1971年巴同印断交,1976年复交。2001年12月,印议会大厦遭袭,印指责巴支持的克什米尔极端分子涉嫌其中,双方关系再度恶化。印巴边界百万大军对峙10余月,两度濒临战争边缘。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巴被迫承诺永久停止越界渗透活动,2002年10月,印巴先后从国际边界撤军,南亚紧张局势有所缓和。2003年4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向巴伸出“友谊之手”,得到巴方积极回应。印巴双方均采取具体措施缓解关系,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和交通往来。11月底,在巴方倡议下,印巴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实现停火。2004年1月,在南盟第12届峰会期间,印巴领导人实现双边会晤,并决定启动全面对话。2月中旬,印巴外秘举行会谈,制定了印巴全面对话的“路线图”。

  【同阿富汗的关系】 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在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种族关系上密切。“9·11”事件后,巴参与国际反恐,打击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努力发展与卡尔扎伊政府的关系,积极援助阿重建。2003年以来,美巴联合在巴阿边境地区打恐,阿指责巴军入侵阿境,巴阿多次发生小规模冲突,致使巴驻阿使馆被砸。8月,巴外长卡苏里访阿,双方再次确认巴阿友好和互惠互利原则,同意加强反恐合作,两国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 巴是伊斯兰会议组织成员,一贯重视与伊斯兰国家的关系,积极促进伊斯兰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2003年,穆沙拉夫总统和贾迈利总理分别访问了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国家和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北非三国,阿富汗、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应邀访巴。10月,穆沙拉夫总统出席了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伊斯兰会议组织”(OIC)峰会,提出振兴伊斯兰世界、调和伊斯兰世界与西方矛盾的一系列建议,强调“温和文明论”,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普遍认可。

     七、社会生活
 
      巴基斯坦建筑巴基斯坦人口居世界第六位。人口密度旁遮普省最高,次为西北边疆省,俾路支省密度最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占人口总数的近30%。拥有移民420万(2000年)。   巴基斯坦政府按居民的宗教信仰,一般把穆斯林称做“多数民族”,而把仅占全国人3%的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和拜火教徒称为“少数民族”。这里的民族概念与中国有所不同。   

     【卡拉什人的风俗】   希腊人的后裔,约在公元前327年来到卡拉什山谷。在这条狭长的山谷里,卡拉什人现住在3个村庄里,房屋全由木头搭成,上面刻满了花纹,古色古香,房屋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衣装上,女人着黑袍、黑头巾,镶有玛瑙、纽扣,插着一根红色羽毛,冬夏如此。他们用杏子和桑葚酿酒。丘英斯节,庄严隆重,但只准男人参加,女人不能进去。卡拉什人如今仍信奉神和十二天使。巴基斯坦疯狂驴车大赛【真纳帽和面罩】   巴基斯坦男人除穿白色长裤和各式上衣外,冬天很多人戴一种称为“真纳帽”的皮帽。妇女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都穿宽大的长袍,在外出时戴上一种只在眼睛处留下几个小孔或者像针织的“网眼”的“面罩”。
 
  【饮食风俗】巴基斯坦人喜欢香辣食物。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喱制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人不管荤菜、素菜,一律放入平底锅或高压锅中炖得烂熟,而不是炒菜。用右手抓着吃(认为左手是不洁的)是他们的习惯。主食是一种称为“查巴蹄”的小麦煎饼,平常有嚼槟榔的习惯。
 
  【涂红新年】新年这一天,巴基斯坦人总喜欢戴上红粉出门,见了亲友道“新喜”后,便相互将红粉涂在对方额头上,以表示幸运吉祥,谓“涂红新年”。
 
  【常见疾病和医疗状况】巴基斯坦的医疗状况较差,没有完整的医疗体系和医保制度。医院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医院收费很低,主要面向普通市民,但环境较差,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低下;私立医院设备先进,医疗水平较高,但收费相对于当地人的平均收入来说比较昂贵。

  由于当地的城市供水系统不健全,管道年久失修,长期缺水,污染严重,水质呈酸性,细菌含量过高,容易引发肠道疾病,不能直接饮用。城市因缺水问题导致绿化极低,空气粉尘含量大,苍蝇蚊子很多,再加上医疗体系的不健全,普通民众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易发生多种疾病,如肠胃病、霍乱、肺病、结核病、肝病以及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等。2006年初在北部也发现了几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政府为此在国际卫生组织的帮助下在首都伊斯兰堡建立了防止禽流感病毒的研究中心,并在各省建立了预警和初防机制。
 
  【物价与供应】卡拉奇各种常用物品供应充足,物价不高。巴货币名称为卢比,11.7卢比约合1元人民币, 80.4卢比约合1美元。短期访问,无须携带常用物品。
 
  【交通与出行】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白天气温常年在30度以上;短途出行有出租车,长途出行有火车和飞机。有国航直达北京航班和巴航经停首都伊斯兰堡到达北京的航班;也可从卡拉奇乘机到伊斯兰堡转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航班到乌鲁木齐。从市内到机场最好乘坐安全性较好、装有无线对讲机的出租车。不要乘公共汽车和老旧的出租车,其安全性和舒适性都很差,没有空调。
 
  【公众假期】

  1.工作日和休息日

  巴基斯坦政府部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上班,周五下午休息,周六正常上班,周日继续休息。工作日的工作时间一般为上午9点至下午3点。

  2.公众假日

  (1)开斋节(Eid-ul-Fitr),巴基斯坦最重要的节日,在每年的斋月之后,时间每年有变化,2003年是11月26-27日。

  (2)Youm-e-Ashura(3月13-14日),俗称“赎罪节”。

  (3)巴基斯坦国庆日(Pakistan Day),每年的3月23日。

  (4)Eid Milad-un-Nabi(5月14日),先知穆罕默德生日。

  (5)巴基斯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的8月14日。

  (6)EID-ul-Azha,又称“古尔邦”节,2003年为2月12-13日。
 
  (7)Birthday of Quaid-e-Azam,国父真纳生日,12月25日。   【学习与工作】   巴基斯坦少女巴基斯坦教育情况:巴联邦政府教育部主管全国的教育、图书发行、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  

     巴基斯坦是唯一将“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坚定盟友”写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
 
  巴基斯坦的正规教育分为1—15年级,高中教育以下实行免费,有以下几个阶段∶

  学前教育∶ 学制2年(入学年龄为3-4岁)

  1-5年级 ∶ 小学教育(入学年龄为5-9岁)

  6-8年级 ∶ 初中教育 小学教育主要用乌尔都语或本省的民族语言授课,有语言、数学、自然、科学、历史、伊斯兰教义、体育、卫生及美术课程。初中增加英语和职业教育课。   9-10年级 ∶
 
      高中教育

  11-12年级∶ 大学预科
 
  根据巴教育部的规定,学生大学预科毕业经考试合格才能进入大学。巴基斯坦的本科学制一般2-3年,学生毕业后授予文学学士或理科学士学位。3年制的则授予荣誉学士学位。   

      巴基斯坦女装巴基斯坦的大学是自治团体,联邦政府大学校长由总统担任,各省的大学校长由该省的省督担任,由校长任命的副校长在大学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大学的日常工作,大学的最高领导机构——董事会由学校的教师、学生代表及校长提名的人员组成。大学的学术机构——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教学科目、学术标准、授予学位。  巴基斯坦男装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拨款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协调各大学的工作计划,对各大学进行评估,并提供资金。   目前全巴有大学30所(公立22所,私立8所)。比较有名的包括:   国家科学技术大学、卡拉奇大学、法蒂玛·真纳医学院、爱德华国王医学院、巴基斯坦纺织学院、国家艺术学院、白沙瓦大学、阿迦·罕医科大学、拉合尔工程技术大学等。   2006/2007财年识字率为54%;教育经费约为27.8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2%。全国共有小学155000所,初中28728所,高中16100所,大学5151所。著名高等学府有旁遮普大学、卡拉奇大学、伊斯兰堡真纳大学和白沙瓦大学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巴基斯坦 概况

上一篇:巴藏沟回族乡简介
下一篇:洪水泉回族乡简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