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东干族协会主席x,达吾洛夫写的文章题为《东干字母一定要走向拉丁化》。他指出:东于族目前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语言问题。从其他方面看,东干族保持的很多传统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消失了,为此东干族文化受到许多中国学者、艺术工作者及游客的广泛兴趣。但东干族的语言不仅深受俄语、突厥语及其他各种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正式场合东干族只能使用俄语,在城市中的年轻一代更是根本就忘记了母语。1957年,东干族学者在俄罗斯学者的帮助下创制了东干族文字,在苏联时期,东干族文字在东干族社会与文化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文学方面,出版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东干族诗人、作家。但是今天东干族文字出现了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大多数东干族人在中学时按照教学大纲学习了东干文,但现在已经不会读、不会写。对于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抱怨说是东干族没有足够重视本民族语言,也不要指责学生不愿意学习,更不要说是教师水平不够。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东干语有自己的特点,但东干文是在基利尔字母基础上创制的,有些东干话拼不出来,读书时只能根据前后意思猜测;第二,东干语以甘肃方言为基础,而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东干人使用的是陕西方言,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标准东干语有难度;第三,在学校花费时间和精力,按教学计划学习东干语,但在现实中几乎没有运用的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从标准语着手,即东干语的“标准语”既不该是甘肃方言,也不该是陕西方言,而应该是汉语普通话。只有学习普通话,东干人才能和自己的历史故国——中国进行自由交流。如今,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而东干族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商人和中国之间有来往,所以学习汉语普通话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学习汉语普通话并不是说就要学习汉字,在东干族现有条件下,要学习国语(指本国主体民族语言)、俄语及外语,再学习汉字几乎是不可能的。汉字数量多,学起来很难。但东干族创设了自己的文字,应该继续保持,只是有必要用拉丁字母替换现在使用的基利尔字母。因为拉丁字母更适用。汉语的拼音就是运用拉丁字母创制的,中国人除会写汉字外,也会拼音。这里说东干文字的拉丁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东干文字改革应该朝着这个方向走。一些反对者从政治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事实上是要改变以往使用的基利尔字母,并不是排斥俄语。东干人非常珍视俄语,掌握俄语比掌握任何一种语言都重要,甚至超过母语。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民族发展需要出发,从孩子的未来需要出发。目前在东干人中,使用俄语的人远远超出使用母语者,而且这种趋势一年比一年明显。这种状况令人担忧,所以东干语言的改革势在必行。
X.达吾洛夫的观点遭到一些学者的激烈反对。吉尔吉斯斯坦东干学部历史学副博士贾米俩·马仲、语言学副博士冬腊儿·哈哈子在其共同撰写的《不可藐视我们的语言》一文中写道:东干文字的创制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我们希望它能够发挥其影响,因为文字还在,民族尚存。但目前东干人中出现了忽视东干语的现象,认为学习东干语没有必要,一些 东干族学校甚至用所谓的“重要课”取代东干族课。东干族中某些人士也对东干语言问题说东道西。如x.达吾洛夫所讲的使用基利尔字母难以适应东于语的问题。事实上东干文在100多年间,经过东干族学者及东方学、语言学者的努力,曾经历过阿拉伯文、拉丁文及基利尔字母,逐渐成熟,甚至一些外国人在很短的时间就学会读写东干文。A 马天佑耶夫在比什凯克创办的业余学校就是针对那些不是生活在东干族聚居区、对东干语几乎一无所知的城市东干族子弟开设的。他们通常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就能具备东干语的读写能力。x.达吾洛夫提出要将东干文改为拉丁字母。这当然不是不可以,但这要与同样使用基利尔字母的我们的老大哥——吉尔吉斯族与哈萨克族的步调相一致。否则谁为我们创设专门的拉丁文印刷厂?谁会分出国家资产为我们创制拉丁文字?谁为我们出版东干文教科书及参考文献?谁为我们的诗人和作家出版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坐视我们宝贵精神财富的遗失!x.达吾洛夫认为哈萨克斯坦的陕西籍东干人很难掌握以甘肃方言为基础的东干文,事实上无论是甘肃方言,还是陕西方言,两者之间差距不大。甘肃籍的东干人能够读懂尔撒·达吾洛夫的散文和黑牙·蓝阿訇诺夫的诗(二者均陕西籍东干人);陕西籍东干人也能够明白亚瑟儿·十娃子的诗及尔利·阿布都的散文(二者均为甘肃籍东干人)。从事陕西籍东干语调查研究的学者包括波雅尔科夫、施马科夫、钦布津、波利瓦诺夫等东方学家,也有村娃子、杨善新等甘肃籍东干人。我们承认,至今为止,许多参与东干文研究的语言学家中尚没有陕西籍东干人。这是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东干学部应该准备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我们这里对x.达吾洛夫提出的在阿拉木图召开东干语言问题国际研讨会及成立国际研究中心的倡议提出质疑。在吉尔吉斯斯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成立了东干研究机构。到1954年,在吉尔吉斯科学院成立了东干学部。如今东干学部仍然很有学术潜力。它拥有1位博士和5位副博士,有由一代代中外东干学者搜集的大量资料,许多国家的学者到这里来从事调查与研究工作。而在哈萨克斯坦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事实上东干人在语言文字方面遇到的问题中亚其他少数民族也存在,这些民族的语言正在逐渐被族际交际语——俄语所取代。作为学者,我们不仅要呼吁,更重要的是担负起责任,可以开办东干语老师提高班,并找资金出版东干文教科书,免费在学校里发放。我们永远不能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东干人之间制造人为的分歧,而是应该互通有无。我们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东干族学校中保持住东干语言文学课,并努力解决学生的教科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