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是主的真言
分享到:
2010-01-31 19:33:43 【来源:】 点击:


    第二种否定《古兰经》的拙劣手法是,断言先知穆圣道听途说而编写了一部新的宗教经典。我们对这些谎言者的批驳如下:

一、历史证明先知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是个文盲,不会写和读,而且他当时所接触的所有的人基本上是个文盲的社会。当时阿拉伯半岛上最流行的信仰是偶像崇拜,没有人懂得经典或教条,他们居住的地区与文化发达的犹太教、基督教、拜火教和印度佛教的区域十分遥远,没有直接的文化接触。《古兰经》中所提到的历史事实和宗教法规没有出现在那以前任何经典和历史文献中,这些前所未闻的知识,不可能从当时的哪位学者那里抄袭而来,更不能由一个文盲道听途说记录那么准确。

二、在《古兰经》下降的23年期间,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人口只是少数, 多数人对伊斯兰怀疑和仇视。假若《古兰经》的内容是从某种阿拉伯人所熟悉的宗教或哲学书中抄袭来的,当时必然有人站出来揭发抄袭或“盗版”,但是在阿拉伯的历史文献中没有这样的指责或声明。伊斯兰文明在第一世纪里就兴旺发达起来,阿拉伯半岛及其周围的民族相继归信伊斯兰,成为穆斯林,这正是伊斯兰向他们传播了真主的真理,是他们前所未闻的喜讯,也帮助他们实事求是地纠正了许多历史的错误。即使当时坚决与穆斯林作对的宗教或王国,也没有发出抄袭他们经典的抗议和指责。这个谎言是以后的人研究宗教“比较学”、“东方学”和“历史唯物主义”时的新发明,而且出于政治目的,贬低真主启示的真理, 诋毁伊斯兰伟大思想。

三、《古兰经》是以当时使用的人口很小的阿拉伯文降示的,而在伊斯兰之前世界上存在的许多宗教是以其他语言的经典为依据,如楔形文字、希伯莱文、波斯文、古叙利亚文、古梵文等。先知穆圣没有随从任何说外语的大学者为徒,学习他们的宗教,熟悉他们的经典;他始终是一名只会说优美阿拉伯语的阿拉伯人。人们不必提出这样的疑问:“一部外国语的经典和一个阿拉伯的先知吗?”(41:44)

所以,先知穆圣是一个不会翻译、也不会抄袭其他宗教经典的人,他是真主选派的最后使者。 《古兰经》说:“真主确已施恩于信士们,因为他曾在他们中派遣了一个同族的使者,对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并且熏陶他们,教授他们天经和智慧,以前,他们确是在明显的迷误中的。”(3:164)

四、《古兰经》中包含了一部分犹太教和基督教经典的内容,并且肯定地说,他们的经典是已被人篡改过了,使真主降示的天经变质,许多内容都在《古兰经》中给予纠正。假设先知穆圣曾经师承某位犹太教或基督教大师,他的师傅能够同意他这样做吗?在任何时代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一位宗教大师故意培养一个学生,让他将来推翻自己的宗教,批判自己的宗教是错误的,我们用常人的思维理解,这样的情况不可能存在。

    穆斯林信仰《古兰经》,因为确信这是一部直接从造物主通过他的使者穆罕默德(祈主福安之)颁降给人类的经典。 真主说:“我派遣你,只为怜悯全世界的人。”(21:107)伊斯兰信仰遭到唯物主义的最凶猛的攻击和歪曲,因为唯物主义仇恨任何宗教。西方人从工业革命开始就陷入了神经质的物欲竞争的大混战,为拼命追求物质的采掘和开发、物质的生产和巨额利润,他们编造法律把国民训练成现代奴隶,用金钱的锁镣把他们捆绑在机器上加紧生产,然后利用商业广告的手段驱赶他们消费,把他们的血汗工资又吸收回来。加紧物质生产,必须鼓励消费,不然金钱不会“回笼”得不到利润,于是把整个社会都变成了金钱关系。犹太人为了金钱摧毁了他们祖先的正道;西方人为了发财也毁了他们的基督教,而且在他们破坏了人类的宗教之后便创立了各种“上帝”:金钱是上帝、领袖和经理是上帝、顾客是上帝,消费和享受是上帝,使人类的文明堕落和腐败,目的是加紧经济竞争,追求利润,增强实力,独霸市场和世界。人类的历史进入了一个被扭曲的黑暗时代,一个拜金主义的邪恶时代,这一切皆因迷失了正信,一个争权夺利独霸世界的疯狂时代,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我以真理投掷谬妄,而击破其脑袋,谬妄瞬时消亡。 悲哀你们!由于你们对真主妄加描述。”(21:18)

阿立  博士 译
(责任编辑:深谷幽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古兰经》中的美学思想
下一篇:《开端章》的降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