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星期二(11月9日)乘坐美军一号专机从印度到达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这是他童年曾经居住过的国家﹐相隔39年后重返故地。 访问印度尼西亚是他就职总统以来的愿望﹐也是他所选择的三个国家以便向穆斯林世界表示友善政策﹐其他两个国家是埃及和土耳其。
11月10日星期三﹐奥巴马总统应邀来到印度尼西亚大学德波分校访问﹐并面对六千名大学生发表演讲。 他在开场白中用印度尼西亚话说“我回到了家乡”﹐“印度尼西亚是我的一部分”﹐他说在十七个月之前﹐曾在埃及开罗表示﹐决心创造美国与穆斯林世界关系的新开端﹐“我们取得了许多进步﹐但还有漫长的道路。” 他举例说﹐美国从伊拉克撤出了十多万军队﹐美国与北约正在帮助阿富汗政府建立自治能力﹐在中东方面﹐美国致力于巴以重开和谈﹐希望实现永久和平。
在印度尼西亚大学演讲之后﹐总统与第一夫人米歇尔参观了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 ---- 位于雅加达独立广场东北侧的伊斯蒂赫尔大清真寺。 总统夫妇进入大门后﹐礼貌地脱去了鞋﹐走入清真寺大院。 他在参观时说﹕“我的继父是在印度尼西亚出生的穆斯林﹐他坚信所有的宗教都应当受到尊重。” 他对他继父的观点评价说﹕“他的思想代表了宗教的宽容精神﹐这与印度尼西亚宪法精神相符﹐因此确定了印度尼西亚的政治特性。 印度尼西亚向世界展示一种典型模式﹐因此必将充当21世纪的世界模范。”
奥巴马现年49岁﹐出生在美国夏威夷﹐父亲老贝拉克是来自肯尼亚的穆斯林留学生﹐母亲是当地白人安‧邓纳姆。 在他两岁多时﹐父母关系破裂﹐离婚﹐1967年他六岁那年﹐跟随他母亲改嫁的继父罗洛‧苏托洛来到雅加达生活。 他的继父是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当时在夏威夷留学﹐是一位地质专家。 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生活了四年﹐并且就读于雅加达的一所穆斯林学校﹐后因母亲同继父关系分裂被送回美国﹐由信仰天主教的外祖父母养大。 奥巴马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宫出席国宴时说﹕“小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会到这里来作客﹐更不用说是以美国总统的身份来到这里。 我甚至不曾想会走进这座建筑。” 奥巴马总统在许多场合﹐还会用当地土话表达他记忆中的饮食和风光﹐语音仍旧很地道。
奥巴马总统在印度尼西亚对穆斯林世界重申的立场﹐受到印度尼西亚宗教学者们的赞同。 马斯达尔‧马苏迪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穆斯林组织“纳赫德拉图-乌莱玛”会长﹐他说﹕“奥巴马总统所说的宗教包容精神﹐很重要﹐可以改善穆斯林同不同民族和信仰群体的关系。 我们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理想是实现‘合而不同’﹐但是受到许多势力的干扰﹐多数是由于政治﹑经济和权利的因素﹐使社会不得安宁。”
第一天(11月9日)﹐他在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双边会谈后﹐共同签署了一份全面伙伴关系的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美国与印度尼西亚将在贸易﹑投资﹑教育﹑能源﹑环保﹑国家安全等领域内开展全方位合作﹐巩固和加强两国未来关系。
奥巴马与苏西洛宾主两位总统在签署文件后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双方一致表达对加强合作的诚意﹐该文件提高了美国对印度尼西亚贸易伙伴关系的地位。 奥巴马还表示﹐美国对于改善与穆斯林世界的关系抱有很大诚意。 他说﹐美国将继续努力建设与穆斯林世界之间的沟通渠道﹐并且通过一系列规划落实改善关系的实际行动。 他希望印度尼西亚作为穆斯林人口大国能在穆斯林国家与非穆斯林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关系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沙特圣城麦加朝觐第三天 射石象征驱魔
下一篇:麦加朝觐精彩图集:数百万穆斯林同时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