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的穆斯林﹐对朝觐的欲望和热情﹐是任何武力都无法阻挡的信仰力量﹐不惧大海的怒涛﹐只信赖真主。 有一位菲律宾的女子告诉他说﹕“她在印度遇到从中国走出的朝觐者﹐他们一路爬山越岭﹐搭便车﹐行走了三个月﹐才走完一半的路程。”
一名从苏门答腊来到麦加的印度尼西亚青年﹐他从来没有看到过印度妇女华丽的披纱“莎丽”。 他站在路边观看一个印度妇女礼拜﹐沙特警察走过来﹐拿着警棍﹐要把他送进监狱。
许多马来人说﹐在他们的家乡只听说过非洲人是黑色人种﹐从来没有看见过﹐但到了麦加之后﹐他们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非洲黑人穆斯林﹐同他们一样诵读《古兰经》和礼拜。
在他的采访中﹐经常提出同样的一个问题﹐如“你们是否在麦加发现有种族歧视现象﹖” 对这个当今世界很普遍的现象﹐对于穆斯林很陌生﹐所有的回答都说“否﹗” 由此证明﹐伊斯兰文明不存在种族歧视的问题。 他们只是说﹐在绕行克尔白拥挤的地方﹐东南亚一带的人身材矮小﹐有釭5c多不利﹐但得到周围人的照顾和谦让﹐而不是歧视。 许多马来妇女发现﹐阿拉伯人缺少男女平等﹐他们的传统不如马来人在家庭中尊重女子。 她们说﹕“在我们家乡的穆斯林﹐是不许可那样对待妇女的。”
朝觐的圣地有许多习惯接待国外朝觐者的地方﹐对马来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很熟悉﹐因为他们是朝觐的常客﹐而泰国人说话比较困难﹐很少有人会说泰语。 他们曾经遇到过一个从马来西亚去朝觐的华裔盲人﹐他对各种语言有敏锐的识别能力﹐会说许多国家的语言﹐他为当地人当翻译。
一名马来妇女﹐今年60多岁﹐曾经两次朝觐。 第一是在1951年﹐她十岁那年﹐第二次是在十年前。 在1952年之前的朝觐没有航空服务﹐都是乘坐轮船从太平洋到印度洋﹐又从亚丁湾进入红海﹐在吉达港登陆。 海上航行二十天到一个月﹐十分辛苦﹐天气炎热﹐缺少饮食﹐经受狂风暴雨巨浪滔天的颠簸﹐旅途上经常发生患病和死亡。 在行船时死人﹐都实行海葬﹐把尸体清洗之后用白帆布包裹起来﹐投入大会。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从东南亚到麦加﹐是一条固定的海上之路。 数百年来﹐年年朝觐络绎不绝﹐每条船上都有尸体投入大海。 整个一条海底都铺满了朝觐者的尸骨。 大多数人都拥挤在狭窄的舱位内﹐翻身的空间都没有。”
他说﹐从古代到现代﹐朝觐的旅行都存在着贫富差距。 乘坐轮船时﹐同一条船上有不同等级的舱位﹐如今乘飞机﹐也根据票价分等级。 新加坡的富商或文莱的达官贵人﹐他们在麦加居住在五星级宾馆﹐而一般贫穷的朝觐者﹐住集体招待所。 现代朝觐都乘坐飞机﹐许多航空公司为朝觐航线参与激烈竞争﹐泰国尤其猛烈﹐所以许多马来人过境到泰国去乘飞机﹐可以买到特别廉价的机票﹐但服务质量不保险﹐也难免其中有欺诈。 塔格里科佐教授采访了一位八旬高龄的泰国穆斯林老太太﹐这是她第二次朝觐。 教授问她﹕“害怕吗﹖” 回答说﹕“我还怕甚么﹖ 我巴不得在麦加归真。”
他在采访中﹐观察到凡是到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心情都十分平静﹐他们都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锤炼﹐淡薄名利和私欲。 一位菲律宾的学者说﹐富人不热衷于朝觐﹐而多数贫穷的穆斯林﹐平常积攒小钱﹐希望多次去朝觐﹐因为他们每次朝觐回来﹐精神上感到特别富裕﹐收获很大。 一个老人说﹕“我从朝觐回来﹐感到浑身干净﹐一身轻松﹐没有了任何负担。”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在我的采访中﹐无数次听到在朝觐中的神奇传说。 许多人在麦加的人群中见到早已死去的人。” 许多人都坚持证实﹐他们亲眼见到了已故的人。 有些是亲属﹐有些是朋友或邻居﹐不限年龄﹐也有当地德高望重的名人﹐这些人都已死去许多年﹐他们的身影和面容会在朝觐的人群中出现。 也有人报告说﹐据他们所知﹐许多病入膏肓的人﹐朝觐之后﹐恢复了健康﹐重病不治而愈﹐多数人相信是因为在麦加喝了渗渗泉水产生的奇效。
教授说﹐他请教过心理家﹐怎样解释朝觐者所目睹的奇迹。 他得到的解答是﹐“不能说他们是在说谎﹐因为麦加在他们心目中太神圣了﹐是必然发生奇迹的地方。 他们所想象的人﹐突然会出现在他们眼前﹐同他们的精神状态有关﹐例如高度认真﹐心情紧张﹐身体疲劳﹐怀有极高的心愿。 这些都可能是因素。”
塔格里科佐教授说﹐他深入东南亚民间进行采访﹐不是一切都很顺利﹐他作为美国人曾遭遇过许多次敌视﹑拒绝和怀疑﹐充份体会到美国人在穆斯林世界很不受欢迎。 许多人直言不讳地说﹐他们美国人对穆斯林很恶劣﹐给世界穆斯林兄弟带来无穷灾难和战争。 他从这些被访问的穆斯林那里体会到﹐朝觐是人间绝无仅有的神奇旅行﹐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无数人用生命向渺茫的大海走去﹐为了接近真主﹐达到精神上的最高追求。 他说﹐朝觐使人们“从心底里如痴如狂﹐奋不顾身。 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美好的事。”
上一篇:大陆在台失踪游客多数出自珠海地税局
下一篇:“鲇鱼”刚走“暹芭”又至 福建将迎大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