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每年100万人丢身份证 无法作废成失主噩梦
分享到:
2010-09-25 11:51:15 【来源:检察日报】 点击:

 C 身份证复印件也能惹来“横祸”

  像王女士这样,怕丢身份证,将其藏起,代之以复印件,烦恼就随之藏起了?

  身份证复印件也可能招来“横祸”。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复印身份证:买房、租房、登记住宿、出国旅游、办理银行业务、购买手机卡……在毫不设防的情况下,将身份证复印件给出的同时,“危险”相伴而来——这些单位或个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容易将个人信息泄露。

  “另一个危险源,是许多人的信息防护意识不强,以为复印件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北京某基层民警小师告诉记者,很多人在复印身份证时,会多复印几份,方便下次使用,“如果不小心丢失,也容易造成泄露,引来各种‘麻烦’”。

  以办理银行信用卡为例。由于目前申办银行信用卡的审核制度不严,有的业务员为了完成指标任务,放松了本该严格把关的资料真实性审核。在申办时,无须本人到场,也不需要身份证原件,只要有复印件和工作证明即可。而工作证明,凭单位介绍信或工作证,甚至是公司名片就能过关。不法分子就趁机冒用,用“随意”办来的信用卡进行透支消费。

  另有一种情况是工作人员的“监守自盗”。南京就发生过这样的案例,南京某信用社营业部主任胡俊,通过盗用他人身份证复印件的方法,指使手下会计和信贷员违法发放贷款2000多万元。2008年,胡俊被判刑后,信用社为了核销坏账,不得已将那些被盗用身份的500位无辜市民告上法庭。

  “个人信息的保存有赖于银行的制度规范与工作人员的道德操守。”在银行工作的洪艺珍(化名)说,目前银行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越来越规范,一般都会提醒客户在身份证复印件上加标注用途,如果客户嫌麻烦不愿加或忘了加,银行还会在复印件上盖上诸如“该复印件仅用于银行业务,复印无效”的印章。

  可是,即便如此,身份证还是会“出错”。

  近来,一款名叫“身份证复印件生成器”的软件在网上备受追捧,只要填入了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现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并上传一张证件照。不过3分钟,一张十分逼真的“身份证复印件”就出炉了。

  因此,即使公民再小心,制度再规范,工作人员再有操守,生成器的出现,将所有这些努力打回原形——复印件仍可能招致“横祸”。

  其实,2004年1月正式实施的居民身份证法并没有对身份证复印件作出相应的规范。这一方面的缺失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受到关注。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递交了一份提案,质疑旅馆、银行及一些行政部门随意复制身份证的合法性,并提出“如何保证这些复印资料不流失,不被用于非法目的”的现实问题。

  “身份证复印件的诞生更像是核查人员在核查工作中的偷工减料。”户籍专家、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王太元教授告诉记者,核查部门在需要核实个人信息时,应用机读设备或者收据记录等登记身份证上的信息,以便核实身份。但有些部门并没有机读设备,也懒于记录其信息,索性直接将身份证内容随意复印下来,以备在需要时方便核查,“但却未对复印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全国 每年

上一篇:中国政府接回中国渔船船长
下一篇:展会展馆看过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