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09年第三届中国(昌吉)美食文化节上展示的回民大油香。它由2009个油香组成,代表2009年。其中包括3个直径1米、厚5厘米的大油香。(本网资料图)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马少宾 王艳红) 丈盘里的九碗三行子、金黄的油香、细嫩的羊羔肉……走在昌吉市的大街小巷,随便来到一家小饭店,都可以吃到正宗的回族民间小吃。这些继承了传统风味的回族小吃,保留了它原本的老味道,令每一个吃过的人从此多了一份念想。
九碗三行子
要说昌吉的回民小吃,不得不提昌吉市回民小吃街,这里汇聚了各种回民特色小吃。
“九碗三行子是回民小吃的最典型代表,在很多地方已经吃不到了。”昌吉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刘怀胜说,眼下会做这道菜的回族媳妇不多,只有一些回族老阿妈会做。
据悉,在方正的木盘子里,盘中八个大小一致的碗围着一个大碗,摆成规则的正方形,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菜肴都是纵横成三行,这便是“九碗三行子”得名的缘由。
“过去的九碗三行子,虽说是九碗菜,但实际上只有5种菜品:丸子两份、焖子两份、黄焖肉两份、夹沙肉两份,最后是中间摆放的一份水菜(汤)。 ”昌吉老朋友椒麻鸡店负责人张宏伟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做九碗三行子时,在保留传统菜品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过去的两份菜,现在只保留一份,增加了蒸南瓜、椒麻鸡、酸辣鱼和烤羊排。
丸子汤与油塔子
对于昌吉的丸子汤,首府很多人都不会感到陌生,其中的二六工丸子汤和四十九丸子汤更是把分店开到了首府,乃至全疆各地。
二六工、四十九,原本是昌吉的两个地名,二六工镇是昌吉著名的“花儿之乡”。由于傍上了丸子汤这道回民特色美食,二六工和四十九这两个地名也成了品牌。在昌吉,这两家丸子汤店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味。
吃丸子汤,当然少不了吃油塔子。就着丸子汤的鲜香吃油塔子别有一番情趣。用筷子从油塔子的上面夹住,向上一提,一层一层地拉起来,如同宝塔一样,故名“油塔子”。
粉汤与羊羔肉
“马氏粉汤,随便品尝……”50岁的马氏粉汤老板马艳珍一边烹调粉汤,一边招呼食客。
马艳珍曾是一名下岗女工,10多年来靠开粉汤店过上了好日子。她的马氏粉汤不仅被评为昌吉名小吃,还被评为新疆名小吃。
粉汤是回民小吃的又一特色,新疆的回族人有过节吃粉汤的习惯,晶莹剔透的粉块、红色的辣皮子、翠绿的菠菜……还有漂着油花的羊肉汤,还没吃,酸辣可口的味道就要让你掉哈喇子,吃了一碗,不过瘾,你还想再来第二碗,第三碗,直到你的肚皮撑得难受,眼睛还舍不得离开粉汤锅。
粉汤得就着油香吃,倘若少了油香,就好比吃菜没放盐一样。
回民小吃为昌吉州赢得了“新疆回民美食之乡”、“中国回民小吃之乡”等荣誉称号。
目前,昌吉市有清真饭店、餐馆数百家,具有相当规模的清真食品企业100多个。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2010年朝觐宣讲活动圆满结束
下一篇:贺兰县举办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展示购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