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迷恋的中东
分享到:
2010-07-31 17:55:30 【来源:】 点击:


高秋福(右)与阿拉伯朋友交谈。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到中东地区工作,访问那么多中东国家,同中东人士建立起那么多的感情联系。

     每谈到这个话题,我就不由想起一位智者的名言:历史总是同人开玩笑。有时你想进入这个房间,结果却走到另一个房间。我原本是研究英国文学的,转行从事新闻工作,已是从一个房间误入另一个房间。从事新闻工作之后,原来在黑非洲当记者,后来想转到英国或美国,未能如愿,偏偏来到异常陌生的中东地区。这是再一次从一个房间误入另一个房间。

     那是1989年2月,我奉命踏上前往开罗的途程。新华社在那里设有一个中东总分社,统一组织和领导设在中东地区17个国家的分社的新闻报道工作。在总分社任职三年,我走访了这一地区的大多数国家,结交了不少当地朋友。特别令人难以忘怀的是,我参与组织和指挥了海湾战争及战后中东和会的报道,并在我国同以色列正式建交之前,三次衔命访问这个犹太国家,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做了一点投石问路的工作。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或者说环境中,我对中东问题的复杂性逐渐有所了解。而越是了解,就越觉得事情复杂,越感到诸多问题令人迷惑难解。

     中东,是欧洲人创制的一个政治地缘称谓。从16世纪起,欧洲列强加强对外扩张。他们以欧洲为中心,将亚洲和非洲的广大地区称为东方。而东方以距离欧洲的远近又有近东、中东和远东之说。后来,欧洲以外的人也承袭了这种说法,视之为专门的地缘政治概念。近东是指离欧洲最近的地中海东岸地区,远东则指远离欧洲的亚洲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中东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介于近东和远东之间的地带,而是近东的延伸和扩大,原来特指亚洲西部的广大地区,后来将地中海南岸的北非地区也算在里面。这一地区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说法不尽相同。目前传媒报道中最流行的说法,是指西起摩洛哥、东到伊朗,北起土耳其、南到苏丹的西亚和北非这一广袤地带。在这块面积大约14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2个国家和西撒哈拉一个地区。其中,埃及是影响最大的国家,其首都开罗实际上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巴哈伊教花园

  中东地区西濒大西洋,东临印度洋,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结合部,地缘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埃及王朝、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以至近代的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殖民主义国家,都曾统治、入侵或占领这个地区的一部或大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和苏联在这里曾长期激烈争逐,最终是美国确立“主导控制地位”。这一切都为中东问题的复杂性种下了历史的根苗。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库”。20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发现石油,西方大国迅即掀起勘探与开发热潮。到2005年,中东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藏量达1012亿吨,占世界总储藏量的百分之六十一,年产量12.1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一点六。天然气储藏量56.57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百分之三十八点八。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和产量,造成这一地区某些国家的暴富。而石油作为一种重要战略资源,更加速了世界大国在这一地区的争夺,成为中东政局激烈动荡的经济根源。

     中东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尼罗河下游的埃及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同黄河流域的中国与恒河流域的印度,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世界的四大宗教,除佛教之外,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产生在这里。这里光辉灿烂的文化,融会、吸纳了包括希腊—罗马文化在内的世界多种文化的精华,促使欧洲走上了近代文艺复兴的道路,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同时,不同文化的碰撞和宗教的纷争,从古至今在这里从未停息,目前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是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意识形态因素。


老开罗的咖啡馆。

   中东地区的民族问题是既单纯又复杂。说单纯,因为这里居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在23个国家和地区中,19个国家和地区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在4.13亿的人口中,阿拉伯人大约是2.66亿。他们在人种类型、语系语族、文化生活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说复杂,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之间利益不同,矛盾交织,内斗不止;阿拉伯人则因所处地域、发展程度、文化背景以及宗教派别不同,有时是既团结又纷争,有时是纷争多于团结。除阿拉伯人之外,中东地区还有50多个民族。其中人数较多的是波斯人、土耳其人、犹太人、库尔德人、柏柏尔人、亚美尼亚人。所有这些民族,都对中东古代与现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中东文明呈现多姿多彩、不时相互冲突又相互吸纳的特点。

     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公元7世纪以来,伊斯兰教逐步从阿拉伯半岛传播到西亚和北非,进而传播到亚洲、非洲和世界其他各大洲的很多国家。目前,伊斯兰教在中东占据绝对统治地位。2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4.13亿人口中有近4亿是穆斯林。伊斯兰教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而每个教派又衍生出众多支派。各派之间有伊斯兰教的共同信仰,但又有各自不同的信条,因而分歧与纷争不时发生。伊斯兰教不但同中东的历史发展紧密相关,而且在中东的政治、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东地区各种矛盾与斗争相互交织,错综复杂,但焦点集中在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这两个古老民族之间。这两个民族本来是同根同源,都属于闪含语系的闪语民族。在长期征战、迁徙与劳作中,阿拉伯人逐渐将闪含语系其他很多民族同化,形成阿拉伯民族。未被同化的民族,主要是聚居在毛里塔尼亚的摩尔人和聚居在以色列的希伯来人,亦即犹太人。阿拉伯人同犹太人既有宗教与文化之争,也有土地与水源之争,长期处于一种对峙状态。这就导致一场又一场战争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他们之间曾发生五次大规模战争,但拥有两亿多人口的阿拉伯国家却难以打败只有四五百万人口的以色列。结果,大片阿拉伯土地落到以色列手中。双方的斗争至今仍以巴勒斯坦同以色列之间暴力冲突不断的形式在延续。阿以冲突,或者说巴以冲突,一直是中东的主要矛盾。中东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武装冲突延续时间最长、至今仍无望解决的最大热点地区。

     中国与中东各国的关系源远流长。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同那里开始友好交往。陆上和海上的两条丝绸之路更是把中国同以阿拉伯国家为主的中东各国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同中东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均得到迅速发展。从1956年同埃及建交,到1992年同以色列建交,中国与中东所有国家均建立起外交关系。

      结束在中东地区常驻工作已有16年时间。其间,除一次途经土耳其、一次途经阿联酋和一次访问沙特阿拉伯之外,再没有机会重访其他中东国家。但是,我同中东地区的感情联系却从未割断。我经常收到从那里寄来的报刊和信件,保持着同那里的一些朋友的电话或电子邮件联系。每当那里的朋友来华,我都同他们一起叙旧。而中东一些国家的驻华使馆,每有重大活动,也总是邀请我参加。我还不时参加中东问题研讨会,接受采访,撰写文章,翻译一些政治和文学方面的著作。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不时被谬称“中东问题专家”。对此,我诚惶诚恐,实不敢当,但我珍视同中东的这些联系,同中东的这段感情。

     中东问题错综复杂,令人迷惑;中东风情别具一格,令人迷恋。也许正因为如此,中东那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就越发撩人。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令人 迷恋 中东

上一篇:基地二号人物号召穆斯林女性反抗禁穿罩袍法案(组图)
下一篇:沙特两青年在飞机上拿激光笔骚扰女性获鞭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