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媒记者宁夏行体验大漠边的瓜果园
分享到:
2010-07-03 21:36:28 【来源:天山网】 点击:


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地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大棚内,沙地上的西瓜生长良好

    天山网中卫讯(记者曾贤荣摄影报道)当你在城市的超市内选购了一盒有机蔬菜礼盒,你能想象到这些翠绿欲滴的乳瓜西红柿之类的其实是生长在干旱缺水寸草不生的沙漠里吗?全国网络媒体宁夏行的记者7月1日在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地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看到,在沙漠上建起的万亩大棚内,采用节水滴灌加特殊营养液配置工艺培育的西瓜、辣椒、油桃等长势良好。不毛之地上不但有了绿色植物,更带来了绿色的希望。

     据介绍,宁夏的中卫市属于干旱地带,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山区多为无法耕种地区。根据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中卫市近年来大力实施节水农业示范工程。该项目是将黄河水引入后进行几级过滤,再通过铺在地面上的滴灌管渗透到植物根部。与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相比,每年每亩地只需前者用水量的约三分之一。


 

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沙地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基在沙漠上建起万亩大棚,左边不远处就是沙丘

     除了开头介绍的大漠大棚项目,在中卫市中宁县大青山北麓到沙坡区压沙地区的压砂地区,未平整的沙石地上整齐地“趴着”很多小苗,黑色的滴灌管将它们穿成一条条线。这些小苗就是著名的硒砂瓜——在沙石地生长、富含微量元素硒且甘甜可口的西瓜。而每隔几行西瓜,就有绿色的枣树、梨树等果树套种,这样不但能起到林木固沙的作用,同时果树挂果后也能带来经济效应。

     据了解,这样的农业模式在宁夏中卫市规划了20万亩,目前已完成了11.6万亩。这种特色农业模式适合在当地发展,既起到了固沙防沙、抑制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能为当地农民增收,解答了当地干旱缺水生态脆弱和农业发展相矛盾的问题。




 

中卫市中宁县的万亩节水农业示范项目,薄膜内是硒砂瓜苗,预计9月成熟;旁边是套种的枣树

     记者采访的车在两旁是硒砂瓜地的公路上行驶,走了十多分钟,大面积的瓜地和果林虽然刚刚建好,不远处的不毛之山随时提醒着人们这里的生态环境多脆弱,但是望着这些瓜果苗,我们不由的想象未来,几年之后,这里一定会更加生机勃勃。

稿源: 天山网原创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大漠 宁夏 果园

上一篇:牛街街道工作情况
下一篇:第四届中国撒拉族旅游文化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