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土耳其驻华大使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
分享到:
2010-06-01 16:05:02 【来源:中国民族报杂志】 点击: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与我们的发音很形似。从发音上就可以知道我们和维吾尔属于不同的突厥部落的后裔。其实突厥后来分成了很多不同的部落,像今天的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突厥这个词在汉语中有其他的含义吗?比如有战争、勇猛这些意思吗?

     记者:汉语的字面上没有特殊含义,我的意思是没有特别的贬义或者褒义 。我们从小学习历史的人当然知道中国古代北方有一支名叫突厥的游牧部落,比较骁勇善战,有时候与中原地区各民族会发生战争。在和平时期,大家也会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你刚说到的这个话题让我想起了2009年4月,参观内蒙古呼和浩特博物馆的一次奇特经历。我参观的那次巧遇馆中正在陈列古代中国与突厥的文化交流展览,年代大约在700-800年间,应该是中国的唐代。

     记者:唐代中国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跃。当时长安城中聚居着来自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成千上万的“胡人”。唐人对外来文化,只要喜欢,便信手拈来。大唐的燕乐、清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康国乐和安国乐等十部乐,其中7部来自西域。此外,来自西域的僧人、商贾、歌舞伎也把各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美食、珠宝、音乐舞蹈带到了长安。李白有诗云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温庭筠写下“金钗醉就胡姬画,玉管闲留洛客吹”。唐朝的文人墨客,风流才子,似乎特别钟爱胡风,不吝笔墨。在这样开放的大环境下,各民族的人民在长安城里相遇、相知、相爱,共同生活,其乐融融。汉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包容,碰撞,渗透,最后一同融入华夏文明的海洋中。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所以说这样的展览意义重大,可以让新一代的青年人更多地认识到中国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交织、融合。而正是这些文化和历史,才让他们今天能够追本溯源,找寻文化的根,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文化的自豪感。在中国任职的短暂数月,我参观了不少博物馆。我发现中国政府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据土耳其国家统计署2008年底数据,土耳其全国人口为7151.7万。其中土耳其裔占80%以上,库尔德人约占15%,此外还有亚美尼亚、希腊等少数族裔。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和犹太教。与我国民族划分的标准不同,土耳其划分少数族裔的标准只有一个——宗教信仰。在土耳其,非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体都被划为少数族裔。

     记者:土耳其有少数族裔吗?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我们与中国一样,在辽阔的疆土之上,生活着不同族裔、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这也是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分裂成37个国家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同土耳其的少数族裔吗?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与中国不同,我们对少数民族的定义是由宗教划分。除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外,信仰其他教派的都属于少数族裔。 

     记者:那人数相对较少的库尔德人不被划在少数族裔范围内?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从这个标准来看,信仰伊斯兰教的库尔德人不属于少数族裔。土耳其的少数族裔有信仰天主教的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信仰犹太教的犹太人等。各民族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无分优劣。我国政府鼓励公民信奉多种宗教,不限制宗教自由。在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地区,你能见到天主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不同的宗教法场共存。其实从奥斯曼帝国开始,我们的宗教政策就非常宽容,这样宽容的政策一直保持至今。除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外,我国政府也提倡多语教育,在土耳其电视台制作播放多语种的电视节目,以此保护不同族裔的文化特性。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拉特 萨利姆 土耳其

上一篇:晋城市首届少数民族(回族)运动会隆重开幕
下一篇: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与吉祥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