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土耳其驻华大使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
分享到:
2010-06-01 16:05:02 【来源:中国民族报杂志】 点击:
     记者:作为现任土耳其驻华大使,您在加强中土两国人民尤其是两国少数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及交流合作方面,承担着怎样的职责和使命?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我的责任从广义上来说,是增进土中两国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深厚而丰富。在来中国任职之前,我就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为了进一步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让中国的各族人民进一步了解土耳其,我们在工作中需要广泛地与中国的各民族接触,加深了解,建立友谊。我认为,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所做的最重要且效果最显著的工作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中国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很多开放的民族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保障56个民族平等发展的权利。我知道在中国,东部的经济比西部发达,而西部恰好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些民族地区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我个人亲身感受并亲眼见证了中国政府为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所做的努力以及成效。从一个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只有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达到同一水平,整个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在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政府也非常努力地维护各民族的个性和特点。每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宗教信仰、文化习俗,这些都是值得去尊重的。在我参观访问新疆和内蒙古的时候,我被当地独特的文化、优美的音乐、美味的食物深深打动。当然,还有多样化的宗教信仰。在新疆,有大约24000个清真寺,都是对信仰者开放的。虽然我没有去过中国所有的民族地区,但是我相信,在中国政府英明的民族政策下,每个民族的独特性、价值观、宗教信仰、文化都是被尊重和被保护的。随着与中国政府以及少数民族接触越来越多,我逐渐理解到,中国的民族政策并不是去区别对待每一个民族,而是平等地对待所有民族。

     现代的土耳其人与中国历史典籍中所记载的“突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史学家认为,土耳其人是古代突厥人的后裔之一。7世纪,东、西突厥政权先后被唐军所灭。8—13世纪期间,突厥人西迁至小亚细亚。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建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版图扩及欧、亚、非三洲。16世纪末帝国开始衰落,20世纪初沦为英、法、德等国的半殖民地。1919年穆斯塔法·凯末尔发动了民族资产阶级革命,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首任总统。1924年3月,废除了奥斯曼哈里发(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政教合一的君主)的王位。

     记者:我知道大使本人对土耳其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都颇有研究,在与中国少数民族接触的过程中,有没有对他们的文化产生兴趣?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可以用“非常感兴趣”来形容。虽然对中国的民族地区只是短暂地参观访问,但我还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与我们土耳其民族在文化上有很多相似性。比如土耳其语跟维吾尔语在一些方面很相近,但是土耳其语从土耳其共和国建立之后就改用拉丁字母,而维吾尔语现在使用的还是阿拉伯字母。

     记者:您觉得这种文化上的相似性是如何产生的?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这个问题要追溯到土耳其的历史起源。据考证,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后裔之一,因为自然环境以及战争的原因不断向西迁移,在1071年,土耳其人才第一次抵达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安塔利亚地区。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们起源于亚洲。这或许是今天的土耳其仍然与亚洲的一些国家、一些民族在文化上有相近性的原因。

     记者:突厥的汉语发音与土耳其的英文发音非常相似。

     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真的很相似。那汉语中怎么称呼维吾尔?

     记者:(用汉语发音)维吾尔。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拉特 萨利姆 土耳其

上一篇:晋城市首届少数民族(回族)运动会隆重开幕
下一篇: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与吉祥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