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一格 青海回族多姿多彩民族风
分享到:
2010-05-28 22:45:43 【来源:穆斯林在线综合】 点击:
  青海回族民俗,宴席三天没大小。新婚之夜,亲戚邻友们要来戏新人,谓之“闹床”。年青人撕光窗纸,乱扔炮杖,以及做其它恶作剧,不到心满意足,不罢休。化隆、平安、民和、湟中等地的回族的新婚之夜,还有民间歌手来演唱宴席曲。他们载歌载舞,唱古颂今,直至更深夜静,方兴尽而散。最有趣的,还是戏公婆一幕。新媳妇莅临之日,客人们以锅灰、墨汁,甚至各色油漆把公婆的脸涂成五颜六色,拉着他们到处游转亮相,以示“祝贺”。乡村里的戏公婆更富“戏剧性”:人们给公婆戴上萝卜圈圈做成的眼镜和破草帽,翻穿又破又烂的白板皮袄,令其倒骑着牛,然后拉着游转。

  青海回族农村中,还有一家有事全庄帮的习俗。如女方送亲的人马到来后,要在亲家家里住上一两天,期间,他们不光受到亲家的热情接待,还要受到亲家的亲戚们的轮流款待,到夜间留宿于各个亲戚家中,热情照料。

  青海回族的饮食

  青海回族以面粉为主食,特别喜食牛羊肉。回族喜欢喝茶,冰糖桂元盖碗茶,熬茯茶和奶茶,则是他们所喜好和经常用以待客的最佳饮料。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回族妇女做的各类馍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油焜锅、大锅盔、油饼儿、花卷儿、疙瘩儿,以及油香、花花、馓子等食品脆生酥香,其色香味均可与高级面包媲美。所做的大米饭浇上清油,黄橙橙,香喷喷。回族的家庭饮食一般是揪片子、旗花汤、寸寸面、羊肉面片、拉面、哨子面、汤面条、大米饭、蒸馍、香豆花卷、长面、糖饺、包子、熬肉,米饭等。产豆类的地方,还吃豆面搅团和豆面馓饭,佐以酸菜、浆水、辣子等,别有一番风味。 回族人民正宗的家庭宴席是“九碗三行”。宴席上的菜,全部是用九只大小一样的碗来盛,并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

  风味小吃有拌面、炒面、烩面、打卤面、锅贴、饺子、包子、馄饨、油糕、凉粉、凉皮子、糖酥馍、麻花等,以其卫生、经济、可口而深受各族人民欢迎;另外,手抓羊肉、羊肉泡馍、粉汤、烩牛羊肉、香酥羊肉、夹沙肉、黄焖羊肉等,独具风味,是流行西北地区的回民传统佳肴。

  青海回族的烹饪技术高超,他们以牛羊肉为主料,可以炒出上百种以上的佳肴。具有代表性的系列菜,就是西宁的“八盘”,主要菜有:酸辣里脊、烧羊筋、糊羊(牛)肉、手抓羊肉、高虾汤、苏合丸、炒鸡肉、肉炒兰片、后四碗等。其中有些菜可以适当变更,但主菜烧羊筋、手抓羊肉、鸡肉、里脊一般不变,并且一道菜都有自己的用料和烹饪特色。因此,“吃八盘”已成为青海回族人中“吃宴席”的代名词,也成为回族独有的一整套菜肴。

  近年来,青海的饮食业发展很快,有不少善于经营而又娴熟烹饪的城镇回族市民,在这里找到了一条赖以致富的门路。他们或联合开馆,或个体经营,从繁华的西宁到边远的州县小镇,在通往四面八方的公路沿线站口,到处开着挂篮布招儿的清真饭馆。他们所经营的炒面片、炮杖面、拉面、干拦、大卤面、大饼粉汤等快餐,以及各类大众饭菜,以价格低廉、实用合口,赢得各族顾客的赞誉。至于西宁街头的地方风味小吃,则几乎为西宁回族所包办,如有名的马杂碎,冶全羊、陈甜醅,以及冰糖热冬果、全醪糟、酿皮、凉面、炒凉粉、温面、烤羊肉,还有万盛马糕点、马如意包子、门源奶皮等,无不质优价廉,人人爱吃。

  青海回族的禁忌

  回族按伊斯兰教规严禁如下食品:猪肉,自然死亡动物肉、血,宰杀时未念“奉安拉尊名”的羊,忌食马、驴、骡肉和一切不反刍动物肉;宰牛、羊、鸡、鸭时,忌说“杀”、“死”、应说“宰”、“完了”。忌用反手舀饭、倒水,吃油香、烙饼不掰开不能进口;不食非清真灶做的饭;不经主人同意,他人不得在其井内、缸中打水,桶内剩水不能倒回井中;禁烟、酒。斋戒时,不准用食品开玩笑;家中不张贴悬挂有眼睛的动物图案、画页。回族人家死了人,叫做“无常”,男子称“归真”,不准‘说“死”。而且一般都要速葬,送葬后,根据经济条件施舍财产,宰杀牛羊,做油香让众人来吃。丧事不送花圈、挽幛之类东西。到清真寺不能吸烟、喧哗、歌唱,如遇礼拜,不偷看、取笑,或在其面前走动、站立。不准践踏其坟墓,更忌在坟园养猪、解手。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回族 青海 多姿多彩

上一篇:中国大型回族舞剧《月上贺兰》首演震撼埃及
下一篇:沙甸:和谐的旅游小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