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4月27日,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天津市北辰区天穆村党总支书记穆祥友荣膺全国劳模称号。
穆祥友在接受中国网滨海高新采访时说,此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是天津市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他表示,要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为天穆村的和谐发展贡献最大力量。
多年以来,天穆村党总支书记穆祥友以村党总支为核心,攻坚克难、勇于创新,实现了天穆村的新跨越。他结合天穆村城乡结合部的地域特点,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富裕村民为宗旨,维护民族团结稳定为大局,走出了一条农民向往的幸福路,为天穆村美好的明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是保证农村稳定的根本出路。多年来,穆祥友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地域、民族两大政策优势,在经济发展中开拓新产业,打造富有民族特色的加工、制造、地产、服务、旅游等产业。先后投资2亿元在铁东都市产业园建成现代化的天穆分园,厂房面积达15.8万平方米,并成功引进台湾新宝电器有限公司、禹宏防水有限公司等35家高新企业入驻。在发展动力上采用新科技,使产品和服务进入国内外先进领域。去年在金融危机困境中,新宝企业又增资1500万美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具民族特色的“天穆骨科医院”,在华北地区和香港、东南亚等地区都享有盛誉,年上缴集体500余万元。2009年全村生产总值33亿元,村集体收入2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0元,村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让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穆祥友的终生追求。为让群众更多的享受发展成果,天穆村实行了奖学金、合作医疗、丧葬补贴、为老年人过生日等村民福利制度。投入5000余万元,解决了全村3600名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为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老年人每月发放600元退休金,并以每年100元递增。天穆村逢年过节组织党员干部慰问困难群众,使广大村民生活有了保障。
天穆村注重文化体育建设,出专项资金鼓励游泳队、冬泳队、村民秧歌队、摔跤队、花毽队、空竹队等民间组织参加各类运动比赛,有的项目在全国和市、区级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穆祥友还非常重视教育工作,1996年创建的民族职专已成为全国重点学校,培养的12个民族2000多名学子已播撒在全国多个民族地区,部分学生还走出了国门,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声誉。
2008年,在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穆村克服重重困难,启动了旧村改造工程,实行即拆即选,自行调剂、阳光操作和全程服务,得到群众支持和拥护。据了解,首期已有1500余户居民乔迁新居。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市长黄兴国等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调研指导。
天穆村有2.4万村民,回族村民占80%以上,是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最大的回族聚集区。在基层工作40年,穆祥友深知人民利益大如天,民族团结重如山的道理,用真情千方百计服务群众。天穆村清真南、北两寺是回族群众聚礼之处,历经600年风雨已风化破损,为了修建好清真寺,穆祥友反复征询群众意见,亲自参与研究修建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多方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使天穆村两座清真寺修缮一新,为回族群众提供了舒适的活动场所。特别是37米高的北寺望月楼,现成为天津地区穆斯林标志性建筑。
在遇到民族矛盾和突出问题时,穆祥友十分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决以大局为重,排除干扰,积极
协助党和政府理顺各种关系,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他旗帜鲜明地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教育民众跟党走,维护和发展了民族地区的好形势。
穆祥友同志作为村党总支书记、人大代表,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始终牢记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为天穆地区乃至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受到各级领导及群众的普遍赞誉。(阿迪拉/图文)
责任编辑 贠 睿
上一篇:沙甸旅游小镇建设独具民族文化特色
下一篇:云南昭通回族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