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简介
分享到:
2010-05-12 18:46:35 【来源:百度】 点击: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於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查德、尼日、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

    国家概括

     国名: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独立日:12月24日(1951年)
  
       国庆日:9月1日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绿色,没有任何图案。利比亚是穆斯林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绿色是伊斯兰教信徒所喜爱的颜色。利比亚人还把绿色看成革命的象征,绿色代表吉祥、幸福和胜利的颜色。
  
      利比亚国徽国徽: 为一只胸前有绿盾的鹰。相传这种鹰是先知穆罕默德统治地区古莱希部落的象征。鹰爪下的饰带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共和国联邦”。利比亚曾数次更改国名,但国徽上的文字一直未变。
  
       国歌:真主至高无上(نشيد وطني ليبي‎)
  
       官方语言:阿拉伯语
 
      国家性质: 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
  
        国家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单一元首制,民主共和制
 
      货币:利比亚第纳尔(英文Libyan Dinar,简写LD,单位LYD)
  
      1LYD=100 piastres(皮阿斯特)=1,000 milliemes(米利姆)
  
       国家政要:“九·一”革命领导人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69年9月1日就任至今。

     自然地理

       面积1759540平方公里。位于非洲北部。东部与埃及交界,东南与苏丹为邻,南部同乍得和尼日尔毗连,西部与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北部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1900余公里。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冬暖多雨,夏热干燥,1月平均气温12℃,8月平均气温26℃;夏季常受来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干热风(当地称“吉卜利”风)的侵害,气温可高达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为100—600毫米。内陆广大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干热少雨,季节和昼夜温差均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干燥地区。的黎波里1月气温8—16℃,8月22—30℃。

    人口
    590万,主要是阿拉伯人(约占83.8%),其他为柏柏尔人。绝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穆斯林占97%。阿拉伯语为国语,在主要城市也讲英语和意大利语。
  
     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传统的利比亚大多数妇女都习惯披戴头巾出门。
 
     首都

     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万(利比亚妇女2006年)。的黎波里是利比亚最大港口,位于国境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贸易中心和战略要地的黎波里作为城市名称,有着一段漫长的历史。的黎波里是一座拥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公元前7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这就是奥萨、布雷撒和莱普蒂斯,统称为“的黎波里斯”。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莱普蒂斯在这次地震中被彻底毁灭,唯有奥萨古城幸免于难,虽然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但整座城市还是存在,历经沧桑,发展成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

    行政区划

     1990年利比亚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将原来的13省合并为7个省,下设42个地区。各省名称如下:沙拉拉、巴延奥卢、五点、锡尔特湾、的黎波里、绿山、西山。
  1998年,利比亚全国划分成26个人民省。
  2002年增至28个人民省及两个地区。
 
    历史

 古代利比亚居民是柏柏尔人、图阿雷格人和图布人。公元前7世纪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亚人在反抗迦太基统治的斗争中曾建立统一的努米底亚王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入侵。7世纪阿拉伯人打败拜占庭人,征服当地的柏柏尔人,带来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兰教。16世纪中期奥斯曼帝国攻占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区。1912年10月利比亚在意土战争后成为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占领利比亚南北部。英国占领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兰尼加地区,法国占领南部费赞地区,并分别成立了军政府。二战后,由联合国对利全部领土行使管辖权。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利比亚联合王国,实行联邦制,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联邦制,改国名为利比亚王国。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统治,成立了以卡扎菲为首的革命指挥委员会,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并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7年3月2日卡扎菲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利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取消各阶级政府,建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改共和国为民众国,同时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各级革命委员会。1986年10月,又改现国名。

     政治

 全国政府主席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全国的最高军官(军衔为上校),目前为卡扎非上校。总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分为上院(垄断资产阶级)和下院(中产阶级和平民)。部长会议是执行机构,它协助总人民代表大会的总秘书处行使日常制订政策的权力。

经济

      应该为非洲最发达国家之一,利比亚2009年统计数据2008年人均GDP为16114美元,为非洲最高!北非重要的石塞卜拉泰考古遗址内的大剧院遗址油生产国,石油是它的经济命脉和主要支柱。经济原以农牧业为主。1961年以来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输出国之一。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还出口铁矿石、花生、皮革等,进口以机器设备、车辆、粮食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气储量也较多,其它资源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1985年石油探明储量29.18亿吨,产油5000余万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6053亿立方米。主要工业部门是石油开采、炼油,还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发电、采矿、纺织业等。铁、锰、铜、锡、铝土、磷灰石、钾盐等矿藏尚少开发。可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粮食不能自给,大量靠进口。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花生、柑桔、橄榄、烟草、椰枣、蔬菜等。畜牧业在农业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农业人口一半以上。货币名称:第纳尔。境内运输以公路与管道为主。有1800公里长的现代化沿海公路,5000余公里的能源运输管线和5个油港。

     新闻出版

     主要报刊有《新黎明报》(阿文日报)、《绿色进军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周报》(阿文和英文)。民众国通讯社为官方通讯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闻稿,在巴黎、伦敦、罗马和贝鲁特等地设有分社。官方电台有(1)创建于1957年的民众国广播电台,1979年后改为现名,用阿语和英语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广播;(2)大阿拉伯祖国和革命委员会之声电台,用英、法、俄、德、罗、匈、南、保、捷等语言广播;(3)民众国电视台,创建于1968年,后改现名,用阿、英、法语播放。

     外交

     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对种族歧视和不结盟政策,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主张阿拉伯统一,与非洲、伊斯兰国家加强合作,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支持民族解放运动。2004年6月28日,美国同利比亚正式恢复外交关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主要城市

 序号        主要城市 所在地区
  1          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
  2          班加西 班加西
  3          米苏拉塔 米苏拉塔
  4          扎维耶 扎维耶
  5          塞卜哈 塞卜哈
  6           贝达 绿山区
  7           艾季达比亚 艾季达比耶
  8           德尔纳 德尔纳
  9           图卜鲁格 图卜鲁格
  10         迈尔季 迈尔季
  11         兹利坦 兹利坦

     民族节日

      节穆莱依·穆罕默德清真寺日 日期
  穆罕默德升天日 3月5日
  国庆节 3月31日
  开斋节 5月7日
  献祭节 7月14日
  伊斯兰教新年 8月4日
  阿术拉节 8月13日
  利比亚革命纪念日 9月1日
  穆罕默德诞辰日 10月13日
  独立日 12月24日

     观光旅游

      闯入沙漠禁地
  
       许多美国探险迷觉得遗憾的是,不能在过去10年成为第一批到利比亚探险的旅游者。2004年4月,探险导游理查德·本带领一队徒步旅游者进入了这个国家。尽管美国已经解除了对利比亚的旅游禁令,但似乎利比亚并不知道。途中这个团队不得不在英国多停留了4小时,等待签证。当他们排除各种阻碍,最终到达极度寒冷却又壮观至极的阿卡库斯Akakus山脉时,其中的一个人激动得晕了过去。在撒哈拉沙漠的这片旅游管制区,酷热使他们中的一半放弃了前行,还有一个不幸患了肾结石,理查德用移动电话利比亚国家博物馆——红堡博物馆通知飞行救援者将他们接走了。最后这个10人的团队只有4人走完了全程,这是一次付出了代价的旅行。
  
      感谢这些勇于尝试的先行者,利比亚旅游线路今日成了可行线路。烦人的签证问题已经解决,但人们只能在冬天去,此时的温度在80F至90F。现在的旅游行程由对那些地中海区域最为壮观的古罗马遗址的拜谒取代了艰难的荒漠行进——从莱普提斯遗址到塞布拉塔古城。参观这些撒哈拉沙漠上最吸引人的胜景可以徒步,也可以乘直升飞机俯瞰。在阿卡库斯山脉,当你攀爬到2000英尺的时候,山崖上及洞穴中的塔德拉尔特·阿卡库斯岩画,被世界最大的沙漠和岩石隐藏了上千年的反映古代辉煌文明的优美壁画,最早的已经存在12000多年,向人们展示从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1世纪的生活演变,这奇迹般留存的胜景一定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利比亚签证

   需要得到利比亚签证,必须先从利比亚内务部获取返签号,具体签证办理所需资料如下:
  1、护照原件(要求有效期6个月以上,需要在利比亚驻华使馆指定的翻译公司翻译成阿拉伯语)
  2、照片2张
  3、填写利比亚签证申请表2张(在利比亚驻华使馆领取表格,复印无效)
  4、单位资质证明、派遣证明或准假证明
  5、发自利比亚的返签号,需要在利比亚使馆里能查到
责任编辑 哈 斯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利比亚 简介

上一篇:穆阿兹大街——伊斯兰建筑艺术露天博物馆
下一篇:英国新政府任命首位穆斯林女性大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