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祥:回族农民吹响救灾集结号
分享到:
2010-05-04 18:35:39 【来源:青海日报】 点击:
  看着受灾群众打着手势表示感谢时,小分队的志愿者们是那样的高兴、那样的自豪,忽然间他们意识到此时此刻自己从事着多么高尚的工作,所受的苦和累都得到了补偿。

  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赶到了玉树灾区,其中还有不少年轻的学生,玉树州红十字会把一批来自兰州、西安、浙江、湖南和本省互助等地70多名学生和青年派到马宝祥小分队来工作。

 马宝祥看到自己的救援队逐渐壮大后,立即从当地藏族学生中招募了一些志愿者当汉藏翻译,马上把救灾物资的发放延伸到灾区的各个角落。白天,他把这些青年志愿者和小翻译组成20多个小组,分派出去寻找那些缺少食品、露宿野外的受灾群众的居住地点,小分队的人员则在驻地进行正常的物资接收、搬运、分发和转运伤员等工作。等到了晚上,灾区的交通道路不再拥挤时,马宝祥小分队却更加活跃了。

  白天派出去踩点的志愿者作向导,领着马宝祥和小分队的2名人员开着满载帐篷、棉被、矿泉水、方便面等救灾物资的两辆汽车,驰向白天踩好点的地方,把食物和棉被送到灾民手中。因为这些受灾群众大多是年老体弱的老人和儿童,马宝祥就组织自己小分队的人员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把他们安顿好。

  白天派出去20多个踩点小组,每个小组都能找到两、三个这样的点,而马宝祥小分队每天晚上就要把物资送到六、七十个地方,还要帮助灾区群众搭建帐篷,等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往往已经是凌晨两、三点钟。那些青年志愿者都很累了,而小分队的成员从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到凌晨两、三点才能睡一会儿,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每天只是喝矿泉水、啃方便面,再加上干的都是重体力活,身体都吃不消了,马宝祥的弟弟马宝云开始出现高原反应,身体渐渐浮肿。马宝祥要操的心更多,他时常在救援的路上坐在车中就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和他的小分队真是太累了。

  虽然大家劳累过度,但救援工作又怎么能停下来呢?受灾群众的饥寒牵动着马宝祥和小分队成员的心,他们想起白天那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奶奶,带着两个不满10岁的小孙女,住进帐篷时高兴的对马宝祥举起两只大拇指时,他们送给藏族群众关怀的同时,也把希望送给了这些处于灾难中的人们,他们是多么的欣慰啊。

  想到灾区的藏族同胞需要小分队的帮助,马宝祥小分队也没有停下来。附近的受灾群众得到了救助,他们把救援的地区扩展和延伸到玉树县城周边的地区。小分队成员和青年志愿者们在马宝祥的带领下把党和政府,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和援助送到了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身边。

   “工人先锋号”爱心在涌动

  刚到玉树灾区时,看到震后的玉树几乎夷为平地,当地同胞失去家园的时候,马宝祥哭了,小分队的人员哭了。

  有一位藏族小姑娘抱着马宝祥的腿哭着说:“叔叔,我饿!叔叔,我饿!”当时,马宝祥的眼泪就止不住留了出来。他从自己的车上拿出矿泉水、方便面递到小姑娘的手中时,他难已抑制自己的抽泣。

  在一次转运救灾物资的路途中,马宝祥遇到了一位80岁的藏族老奶奶,不仅年老体弱,她的左手还受伤了,整条手臂缠满了绷带,通过同行的小翻译了解到这是一位无依无靠的五保户老人后,他马上把这位老人送到了医院。

  有一次,志愿者们提着矿泉水和方便面,马宝祥背着帐篷,爬了很长的山路来到志愿者踩好的一个点,为一位住房在地震中全部倒塌的藏族老阿妈送物资。当马宝祥得知这位80岁左右的藏族老奶奶曾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母亲”荣誉称号,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是革命烈士时,他立即帮老人搭建了帐篷,还给老人赠送了400元钱。

  马宝祥赶赴玉树灾区时带了价值一万元的物资和一些现金,他还带了一个装3万元现金的保险箱,身上的现金抗震救灾过程中给灾民们三三两两地捐赠完了后,就在他打算为100名地震遇难者家属每人捐赠300元钱时,却发现把保险箱的钥匙落在了家里,他急忙联系了一名即将赶赴灾区的老乡,让他把钥匙捎过来。钥匙带到了,钱也如期捐赠给了受灾的群众。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坐“月亮船”看沙特风情
下一篇:沙特阿拉伯馆“月亮船”里有世界最大3D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