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格和他的十二个回族亲戚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扎西棱巷巷口的两顶帐篷里,这里是他们临时的家。
4月20日一大早,森格的老伴就起床给大家准备早饭了,回族青年马玉文的妻子在一旁麻利地给她帮忙。森格老伴做饭的炊具是森格从家里的废墟中扒出来的,这是目前从森格家扒出的最值钱的东西。虽然地震中家里的损失很大,森格的老伴却十分乐观,她说,有了这些炊具,我就能给亲戚们做一顿像样的早饭了。
森格的老伴给大伙准备的是藏式面汤,对许多受灾群众来说,能喝上一碗这样的面汤,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和老伴一样,森格也是一个乐观的人,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精神矍铄,尽管刚刚摆脱地震的梦魇。他说,虽然地震时为了逃生,自己连双鞋都没来及穿出来,可是老天却让他拥有了这么多好亲戚,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补偿了。
听了这话,马玉文的眼睛顿时湿润了。
马玉文的家乡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他和妻子来结古镇做生意已经有十几年了。马玉文说,地震发生后,是淳朴善良的藏族兄弟救了他,没有这些善良的藏族兄弟,就不可能有他的今天。
4月14日早7点49分,一场罕见的地震降临在了玉树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马玉文从没经历过如此剧烈的地震,他和妻子傻了般愣在了床上。正在这时,马玉文的藏族女房东达松站在楼下喊了一声:“地震了,快跑!”马玉文和妻子才缓过神,他们飞快地向楼下跑去。马玉文刚跑到楼下,他租住的那栋楼房就轰然倒塌。马玉文说,如果不是达松在关键时刻喊醒了自己,他和妻子怕是早就葬身在废墟之中了。
死里逃生的马玉文和几个在结古做生意的老乡取得联系后,一起来到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
余震不断。看着满脸惊慌的人们,马玉文和他的老乡们不知所措。
马玉文认识森格的女婿,死里逃生的他,向森格的女婿求救,可是森格的女婿也没有能力帮助马玉文和他的朋友们,所以只能向森格求救。女婿告诉森格,自己的朋友在赛马场上没有找到住的地方,他很担心朋友们的安危,想把这些回族朋友接到家里住。
森格听后一愣,看着自己早已成为废墟的家,他许久没有说话,当听说马玉文身边还带着两个不满4岁的孩子时,森格的眼里溢满了泪水,他轻声对女婿说:“叫你的朋友来我们这里吧。”
看着赤脚站在泥地里的森格,马玉文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森格似乎觉察出了他的犹豫,善良的老人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头说:“孩子,没事。再苦再难只要我们在一起帮衬着,总能过去的。”
森格老人的十二个亲戚就这样和森格住在了一起,这天晚上,森格的老伴用从倒塌房屋的废墟里扒出的几斤面粉,给十二个回族亲戚做了一顿热乎乎的饭。
震后的生活是艰难的,因为一时找不到帐篷,善良的森格便用木棍和塑料布在废墟上搭了一个供马玉文两个孩子睡觉的窝棚。“只要孩子平安,我就满意了,大人怎么都好对付。”森格说。在这个窝棚里,马玉文的孩子度过了地震后最初的两天时间。
森格老人的儿子是玉树州某单位的职工,听说家里来了亲戚,他费了好大力气找来了一顶帐篷,森格和老伴便将十二个回族亲戚请进了帐篷中。帐篷虽小,在马玉文的眼里却无比温馨,因为他终于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马玉文和他的回族朋友在森格老人家的帐篷里住下后,就开始帮助附近的乡亲从废墟中扒东西。每天天刚亮,森格的老伴和马玉文的妻子就起床了,她们要为男子汉们准备早餐。
森格的老伴说,为了抗震救灾,这几天孩子们实在是太辛苦了,不让孩子们吃上一口热乎饭,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
仅仅两天的时间,森格带着他的回族亲戚,已经帮十几位邻居清理了废墟。
4月19日,马玉文终于领到了一顶帐篷,他把这顶帐篷扎在了森格家帐篷的旁边。他说,森格就是他在玉树的亲人,他舍不得离开这个和蔼的老人,离开这个温暖的家。
如今的森格和他的十二个回族亲戚依然生活在一起,他们吃着同一口锅里的饭,喝着同一只桶里的水,每天早晨一起为乡亲们清理废墟。藏、回两族群众在生死攸关之际,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
责任编辑 贠睿
上一篇:青海玉树地震遇难人数达到2039人
下一篇:西宁市杨家庄清真寺再次筹集爱心款十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