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临夏州民族工作要重点抓好“五项落实”、“四个加强”、“三个推进”、“两个维护”和“一个规范”。
“五项落实”是:一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中央和甘肃省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力度。重点是抓好中央和甘肃省关于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及实施意见,抓好国务院和甘肃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认真研究国家和甘肃省对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结合临夏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特殊政策措施和建议。二要认真落实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督促检查积石山县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项目的落实情况,考核验收第二批30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达标村,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协调指导积石山县编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二五”规划。三要积极争取落实国家对特困民族东乡族的扶持政策。要配合省里做好编制扶持特困民族东乡族专项《规划》的前提准备工作,争取国家和省里尽快出台扶持东乡族的特殊政策。四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扶持民贸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总结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十一五”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好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企业的调整工作。大力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五要落实好国家对民族特色村寨的扶持政策。要指导积石山县和临夏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着手编制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规划,做好大敦村和拜家村民族特色村寨的试点工作。
“四个加强”是:一是要加强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宣传。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和全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和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使各族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党的民族政策,增强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要切实加强对民族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民族区域自治法》和《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执行情况,做好州直部门和各县市对政策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使这些政策和法规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三是加强对民委系统项目资金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信息检测系统的管理,所有项目在网上进行公示,资金封闭管理,实行集中报帐制和项目验收制,切实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四是认真贯彻落实清真食品管理法规,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和《临夏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做好全国《清真食品管理办法》颁布后的宣传实施工作,维护穆斯林群众切身利益。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和创建活动,强化措施,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举办企业管理人员、主要岗位人员的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对《办法》和《条例》进行广泛培训宣传,提高各族群众懂法、守法的自觉性。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清真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对群众反映强烈、操作不规范、影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和宗教感情的企业和经营者,该整顿的要及时整顿,该摘牌的要坚决摘牌,该关闭的要坚决关闭,并在有关新闻媒体上公开曝光,杜绝因食品问题而引发的矛盾纠纷,维护全州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个推进”是:一是要大力推进民族法制建设。按照州自治条例的修订方案,配合州人大认真做好《临夏回族自治州条例》和《临夏州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二是要推进为少数民族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意识。积极向州委、州政府建言,争取尽快成立临夏州民族发展商会,鼓励和动员民族企业加入商会,通过商会宣传企业,推介产品,与省内外企业加强合作,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真正达到交流展示,合作共赢的目的,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向纵深发展。要大力开展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育提纲》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采取有效措施,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制定具体措施,深入开展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州中小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推动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使民族团结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机关、示范学校、示范社区、示范村、示范企业评选活动。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做好示范单位的申报评选工作,真正在全州树立起一批叫得响、站得稳的典型示范单位。
“两个维护”是:一是全力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和谐关系。要通过民族政策教育,使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稳定。
“一个规范”是:进一步规范民族成份更改方面的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对民族成份的更改工作做了明确规定,甘肃即将出台《甘肃省民族成份管理暂行办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甘肃省的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坚决杜绝随意更改民族成份问题的发生。
责任编辑 贠睿
上一篇:市旅游局举办旅游行业迎世博穆斯林宾客接待及相关知识培训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致玉树地震灾区人民的慰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