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穆斯林的公益实践及其思考
分享到:
2010-03-03 20:03:03 【来源:《中国宗教》】 点击:
       其次,对公益事业的理解还不够广泛,甚至有些狭隘。西北聚居区的穆斯林有时会认为穆斯林出散的乜贴和其他公益事业的受惠者只能是穆斯林。这种思想与现代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的意识是不相符的。

       再次,伊斯兰教公益事业规模小,缺乏规范性和组织性。目前,宁夏穆斯林的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多数是自发的、零星的;即便是伊斯兰教界主导的公益组织,其活动也是少数组织者尽心、尽力的志愿行为,一般都存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来源量不足的困难,影响较小,自然也就不能施与更多需要帮助者。在资金的管理和活动的组织上,也存在人手短缺,随意性较强的状况,没有培养出专门的慈善资金管理及公益活动组织人才,不能够使公益慈善组织更加科学、有效地运转。

       三、对宁夏穆斯林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穆斯林的公益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宗教公益事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宁夏穆斯林公益事业进一步发展,使其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宣传伊斯兰教公益思想,促使广大穆斯林形成公益慈善意识。虽然伊斯兰教强调公益,也有举办公益的优良传统,但宁夏穆斯林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相当一部分穆斯林还缺乏公益慈善意识。应利用各种媒体、媒介,大力宣传伊斯兰教的公益思想,宣传一些组织、个人的公益行为及其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促使更多人形成公益意识;摒弃那种狭隘的意识,使穆斯林举办的公益事业的受惠者既包括穆斯林,又能惠及非穆斯林,使伊斯兰教的公益思想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也为更广泛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打破公益即慈善的观念,创立更多的公益形式。一般来说,公益和慈善似乎差不多,都是尽自己之力帮助别人,对他人、对社会作贡献。所以,人们运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往往互通。但笔者认为“慈善”主要指的是捐赠者出于善心,将某种好处以钱、物的形式施与受惠者;捐不捐都可以,捐出去是发慈悲、做善事,不捐也大可心安理得;而公益则指的是作为公民,面对各种社会压力和困难时,理应享受到的来自于社会的各种帮助,这种帮助既可以是钱、物,也可以是其他公民智力、体力上的帮助。因此,应学习发达国家的慈善实践的多样性,以财物帮助和志愿劳动、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来帮助受惠者,使穆斯林的公益活动在社区和社会上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展开。

      (三)加强管理,使穆斯林的公益事业更加规范。政府应该完善立法,使宗教公益事业活动的展开有法可依;只有遵循法律规范,使宗教公益机构获得更加公正的地位,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民间组织,这样才有利于包括伊斯兰教在内的所有宗教公益慈善机构更好地开展活动,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和社会。对于伊斯兰教公益组织本身来说,一方面,要充分意识到公益慈善事业的繁杂性、辛苦性和工作量大的现实,提升宗教公益事业参与者的职业道德,使其具有爱心、诚心和善心,无私奉献;另一方面,也要适应社会的要求,借鉴其他基金会和发达国家慈善机构的经验,吸收经过正式培训的慈善事业人才,综合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会计学、统计学、保险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制定培训规划,采取长训与短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慈善事业人才的业务素质。

      文:马惠兰 来源:《中国宗教》 发表时间:2010-01-22

     (作者为北方民族大学思政部教授)

(责任编辑 贠睿)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宁夏 公益

上一篇:回族穆斯林匾联文化大观
下一篇:穆斯林十项最伟大发明 包括咖啡、香波、支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