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约几个朋友去了临夏,印象最深的要属那临夏的砖雕了。
临夏,是一座在青砖上作画的城市。不论是回族的礼拜堂,还是汉族的社庙,不论是昔日达官贵人的公馆、府第,还是寻常百姓人家,大都饰以精美的砖雕。
据考证,临夏砖雕是由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画像砖题材丰富,涉及播种、收获、采莲、射箭、盐井、酿酒、舂米等等,犹如一幅幅汉代风俗画。
临夏最早的砖雕,出现在宋墓中。看上去比汉代的画像砖凹凸有致,刀法简洁圆润,多是花鸟、九色鹿、莲花童子等内容。
临夏市南龙马家庄宋墓出土的一幅《牧丹图》方砖上,一株种在花盆里的牡丹,照旧开成大手笔的雍容大度。据说宋真宗常赐牡丹花给群臣。战功赫赫的杨家将凯旋,赐宴后真宗一定会亲自为他们佩花。牡丹花年年盛开,宋朝的衰败却越来越快。如今,河州牡丹已开成了临夏市花。每年有“浪牡丹”之风盛行。
另一块在西关出土的《一品莲》方砖,是两支有着荷叶的白莲,插在系了飘带的花瓶里。冰纹瓷花瓶,再清淡不过的颜色。风吹,绢制的飘带飘了起来。而莲花,因为一向被人们以高洁比喻,就算是雕在青砖上,也是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模样。
到临夏,问起砖雕,带你去看的一定是东公馆。马氏家族盘踞西北多年,马步芳的哥哥马步青在老家修了这座宅邸,如今堪称是一座砖雕博览园。
院内砖雕《江山图》气势磅礴,扑面而来。这应该是一幅北方山水,然而一草一木又全都细致入微,很难想象这样大块的方砖能有如此细腻的表现力。
东公馆另一幅砖雕《子孙万代》,架子上葡萄沉甸甸挂着,那时还少有无籽葡萄,于是,就多子(籽)多福了。可惜,这毕竟只是主人的希冀,马氏子弟流落时,总会再望一眼这串串粒大多汁的葡萄吧。阳光很强,晒了数十年的葡萄还是饱满的样子,应该很甜吧。
馆内多是砖雕艺人绽成元的作品。绽姓很少见,为回族特有姓氏之一。《中国姓氏大全》称为“罕见姓”,而绽成元的砖雕作品更称得上是罕见。
回族与砖雕是有缘的。临夏街上多戴白帽子和披盖头的男女。还有,随处可见的清真寺。高高矮矮的圆顶,举着星星月亮,把夜晚都照亮了。
站在榆巴巴拱北高大的砖雕门前,不由得让人的表情肃穆起来。不到做礼拜的时候,大门总是紧闭着。长长的砖雕墙,像是走不到尽头。眼前高耸的砖雕,不是朴素,而是华美的壮观。影壁上的阿文如同一条飘浮的丝绸带子,柔软的美。
(实习编辑 马斯)
上一篇:宁夏大型回族舞剧《花儿》三月在京绽放
下一篇:别具风格的回族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