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所置天水县,曾是陇右名噪一时的大县。但天水县最早置于何时,至今众说纷纭。地方史志中,除清乾隆时修成的《甘肃通志》建置沿革表中有“(唐)初析上邽置天水县,旋废”的记述和《直隶秦州新志》沿革中有唐咸通四年废天水、陇城之说外,其后所修地方史志,均不再记述唐代设置天水县事。新出《天水市志》、《秦城区志》均对唐置天水县事避而不谈,只称天水县置于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年)。
地方志中不载,并不就肯定唐代未曾置天水县。北宋时成书的《舆地广记》秦州天水县条载:“唐时陷吐蕃,后收复,置天水县,属秦州,唐末废之。”《舆地广记》成书时距唐末不远,恐不属妄说。《旧唐书·昭宗纪》载:“光化三年……御史大夫、上柱国赵崇封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如在当时尚没有天水县,让赵崇何处去“食邑”?另外,从《新五代史·职方考》所载“秦州天水、陇城,唐末废,后唐复置”和《旧五代史》唐明宗纪、郡县志中记述长兴三年置天水县时均称为“复置”亦可证实,唐代后期确曾置过天水县。其治地按《舆地广纪》,在今秦州区西南天水镇。
初置时间,唐初似不可能,因为对唐代前期建置变化记述甚详的《旧唐书·地理志》中无载。补述有大中、咸通间建置变化的《新唐书·地理志》亦无载,故当在咸通后。光化三年(900年)封赵崇为天水县开国子,至迟其时已有天水县。
(责任编辑 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