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中选择最轻的一个
按照教法教律承认的一个原则是:触犯两种伤害中较少的一个,两种罪恶中较轻的一个。因此,允许与异端者合作,来抵制比其更严重的异端者,或者抵制反对一切宗教的不信道者。
允许与不信道者缔约
甚至允许与不信道者合作或缔约,来抵制比其更严重的不信道者,或者与见解高明、对穆斯林友好的不信道者合作,来抵制对穆斯林耍诡计、表示敌对的不信道者。实例一:先知(愿主福安之)在侯岱比亚和约之后,曾与胡札阿族缔结盟约,来抵抗仇视他、攻击他的古莱氏族。
波斯与罗马战争的例证
实例二:波斯与罗马战争。起初信奉拜火教的波斯胜于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围绕这一战斗的结果,麦加古莱氏族的穆斯林和多神教徒之间发生了争执、辱骂,以至于艾布·伯克尔打赌,罗马终将取得胜利,这证明了叛教的轻重程度彼此不同,部分不信道者,比另一部分更靠近穆斯林。这就是麦加的穆斯林和多神教徒的认识,多神教徒出于对穆斯林的仇恨,而认为波斯会战胜罗马,因为波斯人拜火,他们主张有善恶二神,与罗马不同,他们是有经之人,是天启宗教的人们……
《古兰经》报喜讯
毫无疑问,《古兰经》的降示,对穆斯林作了报喜:波斯将遭厄运,国家将由罗马治理。
安拉说:“艾列弗,俩目,米目。罗马人已败北于最近的地方。他们既败之后,将获胜利,于数年之间。以前和以后,凡事归安拉主持。在那日,信道的人将要欢喜。这是由于安拉的援助,他援助他所意欲者。他确是万能的,确是至慈的。”(30:1-5)
●如果说穆斯林在共同点上相互支持是当然的瓦吉卜,那么在分歧点上相互宽容是最应该的。《光塔经注》的作者,大学者穆罕默德·赖世德·里达(愿主慈悯之)说:“我们在共同点上相互支持,在分歧点上我们相互宽容。”
●烈士伊玛目·哈桑·班那(愿主慈悯之)曾通晓这一原则,坚持用这一原则来指导其思想和行为,以至他的很多学生和追随者们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
●这里的相互宽容是指:在一些分歧的问题上,我们不固守一种主张去反对另一种主张,不盲从一种学派去反对另一种学派,不拥护一个伊玛目去反对另一个伊玛目,甚至我们提升这种相互宽容的感情。用大学者穆罕默德·赖世德·里达的话表述为:“在分歧点上我们相互宽容。”
(责任编辑:深谷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