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信仰”构成伊斯兰伦理的先验层面,即穆斯林对真主的思想认知。与这一先验层面对应的经验层面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实践规范,即通常所说的“五功”。在伊斯兰教中,完整、准确、严格地践履“五功”是检验穆斯林是否笃守信仰的实践标准,是体现穆斯林坚定信仰、完善信仰、磨炼自己意志的基本功修,也是穆斯林必须遵守的天命义务。伊斯兰教所要求的“五功”为“念、礼、斋、课、朝”。
伊斯兰教的念功,是指穆斯林公开诵读“清真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公开诵读是为了让每一个穆斯林牢记自己对真主及其最伟大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真诚认可和诚信,以提醒自己永远铭记只有真主才是最高的崇拜和信仰对象,只有穆罕默德才称得上是真主最忠实而“封印”的伟大使者。穆斯林经常诵念“清真言”,时刻不忘自己的信仰和依托,坚定不移地保持自己的信仰。
礼拜,主要指一日破晓时分的晨礼;中午时分施以的晌礼;下午太阳偏西时分施以晡礼;黄昏时分施以昏礼;入夜后施以的宵礼五番天命拜功,也就是要求每一个成年穆斯林每日面向麦加“克尔白”的祈祷。除此之外,每周五一次“聚礼”,每年还有两次“会礼”,即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和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另外还有多种副功拜,等等。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促使每一个穆斯林“一心念主”,意无旁骛。穆斯林一般认为礼拜的目的一是清除心中的邪念和疑惑,清涤身体,纯洁心灵。二是洗面革心,更加虔敬并完善道德。
伊斯兰教斋戒的种类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天命斋,即每年伊斯兰教历9月(莱麦丹月)。这是每个成年男女穆斯林必须恪守的宗教义务。无故不封斋者,属犯罪行为;但患疾病的人、途中游子、老弱体虚者、神志不正常者、孕妇、哺乳期之妇女、正在行经或产后休养的妇女、未成年的儿童等可不封斋。因特殊情况不能封天命斋者,按规定要补斋或以施舍的办法罚赎。伊斯兰教要求封天命斋者要时刻念主,除禁饮食和房事外,还要作到不伤人,不窃取,不欺人,不干坏事,不说恶语、狂言、谎话、秽语,不诽谤谩骂,不听胡言乱语,不听背后议论,不看恶事,不观隐情;要求不封斋者在封斋者面前注重礼貌,不当着他们的面饮食、吸烟或说恶言秽语,以示尊重。穆斯林普遍都能坚守斋戒,通过斋戒使自己学会节制,纯洁思想,净化道德,磨炼意志,清心寡欲,防止罪恶发生,维护安宁的社会秩序。除天命斋外,还有圣行斋和自愿斋。
所谓课,是伊斯兰教带有慈善性质的一种“施舍”活动,又叫“扎卡特”。它要求每个穆斯林每年须拿出自己百分之二点五的节余来施舍穷人。济世救穷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美德之一,它反映出伊斯兰教的仁慈和平等思想。“天课制”不仅有神圣公正的形式,更重要的它是伊斯兰教所有“功课”中最富有社会仁慈主义伦理特点的。
朝觐分“大朝”和“小朝”两种。伊斯兰教规定,每个成年穆斯林,不分性别,只要身体健康、旅途安全、能自备旅费、而且家属生活日后有保障,—生中至少必须履行一次大朝觐。朝觐是伊斯兰教的礼仪活动中最为壮观浩大的盛事,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仍然是一项让全世界注目的最为浩大的国际性宗教活动之一。每年约有200万左右的穆斯林从各地汇集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朝觐,声势之浩大可以说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在我国,每年约有数千穆斯林穆斯林虔诚履行这一神圣的宗教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