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存在天地间﹐需要许多物质条件﹐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生存的欲望促使他去奋斗﹐去学习﹐去工作。 这就是精神力量。 人无远虑必有近懮﹐生存总须有个目标。 有人渴望获得学位而努力学习﹐为了养家糊口而努力工作﹐为了挣更多的钱﹐买房子﹑买汽车﹑娶老婆﹑培养孩子﹑发财致富。这些也许能达到﹐也许达不到﹔达到的人﹐有权有势﹐自我欣赏﹐又生邪念﹐如吃喝玩乐﹐行为败坏﹐大胆妄为。目的达不到﹐精神衰微﹐生活堕落。 这是当代多数没有信仰人的生活规律。走在正道上﹐生命有目的﹐珍惜自己的一生﹐永不停息地奋斗﹐只是为取悦真主。 在基本生活满足之后﹐继续努力就会有结余﹐也可能飞黄腾达出人头地﹐丰富的物质和财富﹑权力和地位﹐连升三级﹐但也可能受挫折﹐遭灾祸而一贫如洗。从以上圣训可以看到﹐施舍不在贫富﹐只要有这份诚意﹐人人可为。 不论贫富﹐精神都有无穷的力量﹐使贫者心中充满阳光和喜悦﹐使富人行为有制约﹐端正方向。 经营成功的人﹐日进斗金﹐家有万贯财产﹐富可敌国﹐但知道世间一切财富都属于真主﹐精神的力量使他继续节俭﹐向贫苦人慷慨施舍。 高官厚禄者﹐即使位至人极﹐稳坐皇帝龙椅﹐在礼拜的时候抬手先赞颂“真主至大”﹐知道一切权威全归真主﹐精神的力量使他不张狂而谦和﹐不敢作威作福欺压百姓。
每个人有生有死﹐生命在今世多不过百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真主是最后的归宿。 《古兰经》﹕“他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5﹕2)认主独一﹐是精神信仰的精华和正道﹐一生路线明确﹐对物质的获取和拥有是一种制衡的力量﹐对于个人可以抑制私欲和激情﹐保持头脑清醒﹔对于社会﹐是文明的基础﹐奠基于此﹐道德乃成﹐制度方立﹐建立和谐稳定的美好社会。
人不是活动的机器﹐不是单纯的细胞组合﹐人是有思想﹑有智慧﹑有理想﹑有欲望的万物之灵。每个人都不是孤立于世﹐他在获得物质需要的同时﹐以高尚的情操对待别人。比如国王﹑官员﹑家长﹑老师﹑经理﹑技术劳工﹐他们手中有权或有技术﹐有资格对别人表达他们的意志。权力无上是极端者﹐如独裁﹑霸道﹑野蛮﹐而有精神信仰的人﹐对人和气﹑宽容﹑慈祥。有正道信仰﹐把握住精神的主干﹐不偏激﹑不自私﹑不惟我独尊﹐因为上有对造物主的敬畏和服从﹐下有对公道和人性的顾忌和爱心。当今许多国家﹐以唯利是图和贪图享乐为社会主流﹐没有正信﹐无道缺德﹐这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和倒退﹐世道乌烟瘴气。精神信仰应当是社会运动的主轴﹐动力之源﹐有真心﹐有诚意﹐有仁慈﹐天下光辉灿烂﹐人间就是天堂。
《古兰经》说﹕“真主是信道的人的保佑者﹐使他们从重重的黑暗走入光明﹔不信道的人的保佑者是恶魔﹐使他们从光明走入重重黑暗。”(2﹕257) 伊斯兰社会﹐遵循主道﹐崇尚道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万众认主独一﹐人心有所归依
(编辑:深谷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