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宗教和精神信仰被边缘化﹐受到生活主流的排斥﹐多数人没有信仰﹐一部分人把宗教当作业余爱好﹐寻求一点精神安慰﹐重视精神信仰的人只是少数人。资讯时代科技发达﹐小小的一款微型手机﹐有几十种神奇的功能﹐电视节目充斥了多数人的精神世界﹐是陌生人之间最容易搭讪的共同话题。新科技产品每天向人们提供信息的汪洋大海﹔请问﹐其中有百分之几是教人有道德﹐讲礼貌﹐与人为善﹐敬畏真主﹖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会对当代人们的精神状态不满意﹐电视节目和文艺宣传是引诱世人误入歧途的主要罪魁祸首﹐许多节目扮演着魔鬼角色。宗教已被革命﹐被踩在脚下﹐受到歧视﹐没有发言权﹐无力反抗。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宪法中﹐都保留了一句话“宗教信仰自由”﹐人间的光亮只凭这样一点“一线天”﹐我们应当珍惜这一点点人权的自由﹐争取获得更大的利益﹐帮助人们分辨是非。人类社会不能缺少正当的宗教。 人需要吃喝﹐这是物质部份的需要﹔人也需要信仰﹐这是精神的需要。所有的宗教都说“道”﹐有了道﹐才有“德”﹐没有宗教﹐道和德全被泯灭。伊斯兰认为﹐世上所有的宗教都来自古代先知和真主的使者﹐因为所有的民族和人群﹐真主都曾派遣过使者﹐教化人们生活的原则和道德的准则﹐因此﹐穆斯林尊重所有的宗教。人类出现在地球上有百万年的历史﹐真主派遣的使者也多达十多万﹐最后的使者是先知穆罕默德﹐他向世人传播了最后完美的宗教 ---- 伊斯兰。
在物质的层面上﹐伊斯兰提倡对民众和社会要有经济的保证。伊斯兰不是农牧业生产中出现的宗教﹐而是市场经济和物质贸易交流发达时期的宗教﹐所以伊斯兰有完整的市场经济和金融流通的理论和法制。为了保障人民的物质需要﹐伊斯兰经济有三大要素﹕第一﹐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第二﹐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免除少数人缺衣少食﹐必须保证社会有充足的物质供应﹔第三﹐经济的社会化﹐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伊斯兰的经济结构有集体和个人两种经济体制﹐促使每个人﹐每个集体﹐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在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时候﹐伊斯兰的经济学中有“则卡特”(天课)制度﹐发挥在信仰基础上的仁慈和施舍﹐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予无私援助。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处处都有信仰为支撑经济的精神后盾﹐一切罪过行为将受到清算和惩罚﹐例如禁止坑蒙拐骗﹑禁止假冒伪劣﹑禁止不守契约或合同﹑禁止经营不合法的产品﹑禁止高利贷剥削﹑禁止贪污受贿﹑禁止假公济私﹐而且则卡特﹐是经济形式的信仰功修﹐将换取真主的报酬。
伊斯兰的经济来自劳动生产﹐来自互通有无的经济贸易﹐其中的精神力量是敬畏真主﹐任何行为都是为取悦于真主。则卡特是五大功修之一﹐是测知穆斯林资格的信仰行为﹐而所有经济活动﹐都与信仰有关﹐人类社会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功修的形式﹐无贵贱之分﹐考验穆斯林对真主的敬畏和忠诚。以个人经济状况为例﹐劳动生产或经营生意﹐是取之有道的合法行为﹐劳动工资或生意利润﹐用于养家糊口或发展事业扩大再生产能力。 凡是劳动或经营﹐必有社会服务对象﹐有益于社会需要和发展﹐正常的经营都是行善功﹐为民服务﹐期待真主恩赏丰厚的回赐。
先知穆圣说﹕“对于每个穆斯林﹐施舍是很重要的善功。” 有弟子问﹕“那些没有能力施舍的人﹐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让他用一双手去劳动﹐既能养活自己﹐又有能力施舍。”有弟子问﹕“如果没有机会去工作﹐那又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那么﹐就让他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宽慰那些痛苦的人。” 有弟子问﹕“他也没有能力帮助人﹐或宽慰人。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那么﹐可以让他劝人行善功﹐做好事。”有弟子问﹕“他没有能力或机会去劝人行善功﹐做好事。那又怎么办呢﹖” 先知穆圣说﹕“可以叫他远离邪恶﹐无邪念﹐不做坏事。每件善事﹐都是他能获得真主赏赐的施舍。”《穆斯林圣训集》